1)第106章 任命_历史学霸在秦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梁死后,起义势力成为散沙一盘,还没有形成新的统一领导,对于如今危急的形势,齐国、燕国等也觉头痛,不知如何是好。

  在项羽、刘季等人回到彭城之时,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也赶来了彭城。

  如今要事,如何救赵破秦?

  帅帐内,各人神情严肃沉重的分席列作,项羽对着高陵君目色难掩嫌恶厌恨,若不是那齐国田荣恩将仇报、故意拖延,他叔父不至于身死定陶,甚至可能早于濮阳杀了那章邯,根本不会有今日之危。

  范增看着项羽幅度极小的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可意气用事。

  如今灭秦救赵是大事,计较私仇只会损害己方势力、影响义军团结,也显得他格局不高,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于大事不利。

  今日议会,救赵之事肯定是不容置疑的,可问题是怎么救、谁去救?

  如此秦军军势之盛,赵国危在旦夕,重重不利如压在众人头顶的乌云,遮蔽天日,叫众人看不见获胜希望,压得帅帐内气氛沉闷。

  一片沉默中,如清泉般清丽的声音缓缓响起,不轻不重,干净清凉,却如清风拂岗般吹散众人被阴霾笼罩的沉默压抑。

  “兵分两路。”

  兵分两路?

  全力救赵尚且兵力不足,还要兵分两路?

  众人皱眉的看向清俊如幽潭明月的男子,他一袭白衣贵丽,神情温和淡然,如皑皑雪峰、皎皎明月,哪怕坐在较为靠下的席位,一身气度也叫人不敢小瞧。

  如此计谋若换个如他年龄一般,甚至年龄更长之人,他们都会出言辩驳,但偏偏是他。

  不认识周宁的高陵君蹙着眉没有说话。

  与周宁相熟的范增、陈婴等人似有所悟,顺着周宁的话思考起来。

  怀王知他不是夸口妄言之人,虚心请教,“周君有何妙计?”

  其实算不上妙计,他们最后就是这样做的,不知是谁想的主意,但此刻这功劳她要冒领了。

  “诸位可知桂陵之战?”

  在座将领习兵书的,如此有名的战役自然是知晓的,但也有些农民起义兵,连笔墨也少碰,就更别提说古了。

  范增道:“你是说围魏救赵?”

  周宁点了点头,“秦军包围巨鹿,欲围城打援,我们也可攻其必救。”

  范增一愣,片刻抚掌笑道:“对极对极,此时秦军精锐都在北边,关中必定空虚,若有一路兵马能西进对咸阳造成威胁,必能叫秦军方寸大乱,领兵回援。”

  而巨鹿离咸阳有上千里之遥,秦军若奔袭救援则精兵也会生生熬成疲兵。

  周宁见他了解了,便笑了笑,不再多言,不管此时旁人如何打量她,她顾自敛眉垂眸,恢复一贯的低调淡泊,不争不抢。

  项羽怔愣的看着她,神情恍惚,半晌未动,忽而身边传来范增的一声动静极小的轻咳,项羽却恍闻天雷般极快的回神,狼狈的将视线投向别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