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谁说患者不在场,就不能看病了?_首席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匆,倦怠的样子。

  “来,坐下吧。”

  “先不必看病,你暖和一会,暖暖身子。”

  江飞笑着开口,示意王太行先坐下休息会。

  医院是自己供暖,医院有锅炉,用来取暖。

  所以诊室里面是很暖和的,平时江飞在医院里面只穿毛衣。

  王太行见江飞这么说了,他也就坐在诊桌前面的椅子,休息了一会。

  大概几分钟后,他觉得自己全身都缓过来了,脚也不麻了,连嘴唇也好使了。

  人要是冻到极点的话,嘴唇都会被冻到说不了完整话。

  “好了,来,把手给我吧。”

  江飞看到王太行的脸色明显好了不少,身上的寒气也没了之后,便笑着开口示意。

  王太行见江飞似乎误会了,他自己可不是看病的人,要看病的是他老妈。

  只是他老妈根本来不了医院,首先赉镇和江县足有一百多里地,比安镇到江县还远了三十多里。

  老妈瘫痪在家,根本没办法过来。

  但他又不得不过来,想给老妈找一线生机。

  “那个,江主任,不是我看病,是我老妈看病。”

  王太行连忙开口说着,脸上带着一丝急切之色。

  咚咚…

  就在这时,江飞诊室房门被敲响。

  不需要江飞开口喊进,诊室的门已经被推开。

  能够这样做的人,自然也只能是医院的高层领导。

  具体来说,是医院的院长赵承业敲门进来。

  江飞看到是赵承业走进来,脸上露出笑意。

  他知道这位赵院长为啥过来,依旧是为了去松江地区开会的事情,赵承业年前就和自己说好了,自己会带着他一起去。

  “江主任,你先看诊,我等会不急。”

  赵承业看到江飞面前有求诊病人,连忙摆了摆手开口,之后坐在旁边的黑皮长椅上。

  他有事找江飞,但求诊病人更重要,他等就是了。

  “您先稍待,我先看病。”江飞朝着赵承业点头示意。

  之后继续看向王太行,疑虑不解的开口:“你的意思是说,你妈妈要看病?”

  “对,但她来不了您这里,只能我过来。”

  王太行越说越没有底气。

  谁都知道看病需要患者亲自到场,哪有患者家属代替过来的?

  西医或许可以,只需要有具体病情便可以开药。

  但是中医不行,哪怕你说是胆囊炎,你是肠炎,肾炎,也没办法给你开药。

  中医看病靠的是证候,而不是具体的病。

  同样的肾炎,都有好几种不同的证候。

  证候不同开药自然也不同。

  王太行这样的求诊者,无疑是来‘砸场子’的人。

  当然王太行可不是故意的,但他无意之间的确给江飞增加了难度。

  赵承业坐在旁边长条椅上,听到这里,也是微微一怔,然后忍不住开口道:“这位兄弟,中医必须让患者亲自过来,才能看病。”

  “只有你妈妈过来,才能看诊。”

  他把情况说清楚,以免王太行误会江飞不给看病。

  有些时候医院也很难,患者不理解,患者家属闹事,连带着医生大夫都跟着倒霉,护士跟着受苦。

  但这种事情其实和患者也没关系,和患者家属也没关系,只能说是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产生。

  至于为什么不信任,就是因为医生的能力或者风评不好,不被患者信任。

  另外也是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蛮不讲理,而且愚昧无知。

  只有这两点,才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但赵承业想的医患关系紧张,只是这个时代,七十年代末。

  他根本不知道四十年后的医患关系,达到了什么程度,那可是人命官司无数,鲜血流淌无数。

  江飞见赵院长为他解释,他心里很感谢。

  但既然患者家属有所求,前来问诊。

  自己作为中医,作为大夫,就要尽可能满足。

  谁说患者不在场,就不能看病了?

  谁说没有四诊合参,就不能看病了?

  这是对中医的误解。

  没错,中医的确靠患者亲自过来,摸脉,然后四诊合参,最后辨证开药。

  可遇到极端情况,中医同样有所应对之法。

  这都是数千年来,无数历代名医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

  “没关系,你先说说,你妈妈的病情。”

  江飞笑着看向王太行开口问道。

  可他这一问,赵承业傻眼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