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我的患者,我负责_首席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起身走过来,皱眉问道。

  江飞神色平和的点头回答:“对啊,怎么了院长?”

  “要不要在慎重一下?”

  “实在不行,你派一个内科的大夫,去赉镇看看患者?把个脉,看个舌根,再开方?”

  赵承业发出提议,实际上他还是有些不相信江飞,或者不敢拿这样的做法去赌医院的名声,江飞的未来。

  他的确是个好领导,更是一个好院长,所以才会如此做。

  江飞看到赵承业这样谨慎,也不禁苦笑起来。

  “院长,放心吧,出了问题我负责。”

  “毕竟是我的患者,我负责!”

  江飞这么说,就已经相当于立下军令状了。

  赵承业也当过兵,所以见江飞这么说了之后,便知道这小子是真的有自信心啊,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随他去吧。

  只希望以后出事的时候,江飞别怪他就好。

  毕竟这件事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该劝的都劝了。

  江飞继续低着头,写下方子。

  中风之名的由来,最早是《黄帝内经》里面,不过对于中风这个说法,在唐宋前以外风为理念。

  也就是说唐宋以前的名家,都认为中风来源于外风。

  而从宋朝以后尤其是金元四大家开始,便开始重视内因,也就是内风。

  江飞判断王太行的老妈是类中风,而非真中风,区别就在于真中风来源于外风,而类中风则是内蕴化风。

  这一点元代的名家王履在他的著作《医经溯洄集》有说明。

  王太行的老妈这个类中风的成因也比较复杂,但也很但一。

  复杂在于类中风多样,但主要就分为三种,一种为虚,一种为实,还有一种虚实掺杂。

  精血损耗,肝肾阴虚这个多数虚证,而肝阳亢热,化火内风,夹着痰淤这是实证。

  所以王太极的老妈这就是实证。

  至于什么中经络,中脏腑的区分,说起来更加的复杂,更难以令人理解。

  对于这种中风,类中风的病,需要做的还是以虫药为主,进行抽风祛风除热。

  钩藤七钱,广地龙五钱,菖蒲三钱,远志肉两钱,生山楂十钱,怀牛膝三钱。

  豨(xi)莶(xian)草十钱,珍珠母三钱,石斛(川)三钱,生地黄五钱。

  黛蛤散三钱(包),炙全蝎粉半钱,炙僵蚕三钱。

  江飞把这些药开完了,之后望着赵承业,因为赵院长正盯着自己开的药方。

  “院长,有何高见?”江飞笑着问他一句。

  赵承业可以算是中医,也可以说是西医。

  但赵承业更擅长治疗的其实还是幼儿科,只不过他是院长,所以很少看病。

  不过赵承业偶尔也会每个月固定有那么一两天,在儿科开诊室看病。

  “没啥高见,你说了算。”赵承业摆手摇头。

  他哪里有什么高见?尤其是在江飞面前,更没有高见。

  他只是觉得江飞开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