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揭了老底_首席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懂《伤寒杂病论》?

  无论是吴新阁,还是陈同舟,又或者是一言不发的水长路,都可以说对伤寒很了解。

  纵然不是伤寒派,也不刻意学伤寒,但基本的了解都在。

  而且在北方做中医,不会伤寒根本就活不下去。

  “咱说的第一个流派学说是以胡希恕为主,胡老大家都知道,师从青末名医王祥徵,在建国后在京城设立私立的中医学校,在五十年代后期调入京城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做学术顾问。”

  “胡老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深受王祥徵的影响,胡老不用脏腑理论来阐述伤寒,又通过《内经》以及《神农本草经》的原文研究,提出了《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六经并非《黄帝内经》的经络概念,而是来自八纲的独特概念。”

  “八纲大家都知道,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是八纲。”

  “用八纲来诠释《伤寒杂病论》,也让胡老成为了伤寒大师,经方大师。”

  “那么相对的另一个学派就是刘渡舟刘老对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

  江飞说到这里不禁笑了一笑,而他这一笑,也牵动了会议室内所有人的心。

  他笑什么?说到这么关键的时刻,你还笑?

  吴新阁想要提醒江飞,注意表情管理。

  但是江飞先他一步,继续开口出声:“胡老和刘老可以说是天生的对手,但这个对手指的就是对伤寒的理论研究,完全是不同的方向。”

  “胡老重八纲,但刘老偏偏注重脏腑经络的研究,尤其是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强调《伤寒杂病论》的398条文之间的排列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而且刘老喜欢抓临床辩证中的主证,也就是本证,也擅长用经方治病。”

  “六经辨证主要就是辨证阴与阳,以三阴三阳来统领六经,从而进一步的探求表里,寒热,以及虚实的关系。”

  “并且刘老还强调只辨六经远远不够,还要与人体脏腑经络联系到一起,六经辨证要以经络为基础,从而落实到具体的脏腑组织。”

  “刘老是用《黄帝内经》来解释伤寒杂病论,因为刘老是老派的中医大家。”

  “而胡老则是新派中医大家,他把《内经》里面的脏腑和《伤寒杂病论》抽离出去,从而注重八纲辨证。”

  说到这里,其实都知道了,这两位大师走的路,完全是相反的两条路,一个守古,一个推今。

  但是怪就怪在这里,无论是胡老还是刘老,他们各自用各自的理论治病,偏偏都有很好的效果。

  无论是用什么学派,什么路说,全都能够让患者病好。

  你说,神不神奇?

  所以中医真的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只要你把辨证吃透了,无论是用六经脏腑理论,还是八纲辨证理论,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患者的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学说,但比较驳杂,主张的是一锅炖,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有很多厉害的中医大师都是这个路数。”

  “我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说中医学说不统一,也没办法统一,且全都行之有效,那就谁也奈何不了谁。”

  “所以在后人传承了之后,就开始相互排挤,相互贬损。”

  “非要争一个眉眼高低,想把其他学说打趴下,自己屹立于杏林之巅。”

  “我不说这种想法是对是错,我只说他们搞错了重点。”

  “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医生?什么是医德?”

  “我们所学的任何学派和学说思想,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争一个学术高低?为了证明自己学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列位,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啊。”

  “与其争竞这些,不如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团结,行医治病,给患者带来幸福。”

  “我觉得这才是我辈中医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拘泥于谁做老大啊,谁的思想更准确啊,谁更优秀啊。”

  “这么做毫无意义,而且会被人家一网打尽。”

  江飞说到最后,语气沉重严肃的敲了敲桌子。

  这一声像是鼓锤一样,重重的敲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

  原本就寂静无声的会议室,彻底死寂一片。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