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5章 秦桧的结局(第一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未曾有愧于臣,是臣辜负了陛下!”

  秦桧积威日盛,朋党遍布朝野,虽然不能明面左右他人,但暗自生杀予夺,也已经达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步了。

  然而,此时在赵官家的面前,秦桧却如同一尊已经干枯的朽木。

  他的一切都是赵宁给的。

  从靖康二年,秦桧初次开始组建大宋日报,再到后来协助皇帝查办新政案,随后年纪轻轻直入云霄,担任刑部尚书。

  太子案是秦桧进入执政中心的关键。

  当年反对新政的旧派们,被秦桧借太子案,来了一次大清洗。

  太子被废,降为齐王,远走辽东,大宋朝廷风云骤变。

  这些年,秦桧借着执政的位置,一边继续推行新政,一边私下大肆揽财。

  以权谋财,以财固权,党羽遍布朝野。

  然而,今日,一朝崩塌,一切瞬间化作虚无。

  赵宁那一句“朕何尝有亏待过国朝功臣”,其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朕能给你,也能收回来。

  权力的运行规则,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经济和制度双重运转的基础上的。

  放权原本就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问,如果要阐述明白,足可以著成一本书。

  而收权?

  不可说!

  不仅仅是更复杂,而是许多手段,是灰色的。

  但它又极具迷惑性,以至于大众很难窥探其中真正的动机和因果。

  就像此次秦桧倒台,明日报纸上只说了一句:秦桧私通金人,国法难容。

  于是,平头百姓只知道圣明仁德的赵官家一句话,卑鄙无耻的秦桧就乖乖完蛋了。

  甚至当事人也无法明了全局。

  就像在场的许多官员,今日从上朝到此时看见许多官员被定罪带下去,他们看到了全局?

  不,他们只看到了最后这一段而已。

  秦桧心中无数念头一闪而过,他也无法看到全局。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错。

  如果一定要给自己总结一下,可能是不该派人去截杀李回,毕竟现在看来,最大的纰漏就出现在王显的叛变。

  可是,不去截杀李回,赵官家就真的找不到秦熺的笔迹了吗?

  “那你为何要私通金人?”赵宁问道。

  看着此时的秦桧,赵宁有一种错觉,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耳边传来赵官家的声音,秦桧从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

  “是臣贪欲无度!”秦桧大声吼出来。

  他忽然想起靖康元年,金军第一次兵临城下,那个向赵官家上奏与金人死战到底的青年。

  那个青年,如果将心掏出来,一定是赤诚一片。

  那时候的星空,都是如此的璀璨,连清风和明月,吸入体内,都变成了一腔愁肠与热血。

  是何时,星空布满了阴霾?

  又是何时,赤诚的心不再燃烧,变得冰冷和死寂?

  从此以后,权力的欲望变得愈发扭曲。

  是人在利用权力,还是权力已经控制了人心?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