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9章 主力大会战(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侧后方的栅栏数量明显减少,至少相互之间间隔扩大,虽说那里的步兵防御本身阵型严密,却也不至于外围就密不透风了。

  实际上侧翼和前面,也有许多地方没办法用栅栏堆起来。

  毕竟一支万人规模的大军展开列阵,想要短时间用栅栏全部围起来,不太现实。

  即便如此,主将也不会那样做。

  防御密不透风的同时,也会限制住自己主动出击的机会。

  金军在侧后方做了常识性的骑射袭扰后,便陆续撤退。

  直到中午的时候,双方都没有正式打起来。

  “还是没有探查到金兀术的行踪?”薛弻问唐青晏。

  “元帅恕罪,金军实在太多,据说主力没有挂帅旗。”

  “这不可能怪你,金兀术是有意隐瞒自己的行踪,你下去继续刺探。”岳飞说道。

  “是!”

  唐青晏退下后,薛弻说道:“元帅,金兀术绝不这路来霸州的金军中,他必然是想拖住元帅,自己则亲率精锐南下,依下官看,暂且不要与金人正面作战,以免陷入僵局,而无法快速回援河间府。”

  “不,金人既然来了,岂有避而不战之理。”岳飞坚定地说道。

  “那金兀术……”

  “静待战局变化。”

  中午,霸州城内的宋军开始出城。

  宋军也兵分三路,中路在北城门外列阵,左右两路在城东与城西数里之外展开。

  午时下四刻,宋军的整个军阵才全部列阵完毕。

  金军三路横列在霸州城以北,横陈至少二十里,战场空间拉得足够大,这也给骑兵留出了充足的迂回空间。

  更给各路大军留出了随时变动目标的空间。

  指挥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是需要高超的指挥技巧的。

  宣和与靖康元年,宋军一触即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宋军已经丧失了大军团会战的能力。

  这种大军团的协同作战,对各层级的军官配合极高,也就是说对组织的调配能力是大考验,对信息的疏通和快速处理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像当年张浚指挥长安大会战,那是抱着必败的决心,把人全部强行安排在战场上送死,根本不存在这大军团的协同。

  而现在,宋军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宋军。

  宋军需要的不是拖住金军,更不是在这里送死消耗金军,而是真正的正面击败金军,并且消灭金军的有生力量。

  当然,指挥三万人的大军团,对于岳飞来说,游刃有余。

  此时岳飞就在中路,他的帅旗在早春的风中飘扬,中军的主力在北城外展开。

  与此同时,他对前锋营的命令也发了出去。

  未时上四刻(下午两点),岳云部的两翼骑兵开始出动。

  他们身披铁甲,手持长枪,迅捷如风,很快就迎战上了一直在附近游走的拐子马。

  双方的骑兵在方圆十里的范围内突杀,一时间,胜负难分。

  “魏王殿下,宋军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