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1章 咱承乾港太有钱了_我在唐朝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会议交流下来。

  那就是必须要尽快地向海外两个基地进行补兵增援,一个地方有三万多的俘虏随时会闹事,另外一个地方则在虎口旁边,都是比较凶险的地方。

  所以刘文宣立即宣布向玉静城征兵一千,然后派出土著居民三千,以在那里开垦农田,方便玉静城长久把守。

  至于普拉亚岛上面,同样是派兵一千,待工期结束后,立即遣返上面的三万多俘虏,敌人的士兵是养不熟的,而且容易泄露机密。

  尤其是拜占庭的士兵,承乾港也早有案例,大部分都是心心念念想要返回他们拜占庭的。

  能通过忠诚测试的很少。

  拜占庭的士兵,他们的根和象征都在拜占庭呢,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心诚服的。

  哪怕当时发了誓言的人,里面也有不少是潜伏者。

  在刘文宣他们看来,这帮俘虏要想彻底诚服。

  除非是像承乾港这边的土著一样,只要把他们信仰的人或者最权威的人给干掉,自己取代他,那他们就会转而臣服于自己。

  否则很难。

  好在承乾港四面环海,这帮俘虏们即使有什么歪心,想要将机密送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文宣和一帮官员商议后的结果。

  那就是这批俘虏,刘文宣是不打算放他们离开承乾港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让他们在这里继续为承乾港效力,一直到老死。

  这样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起到震慑威胁作用,不听话的人,统统送过去做苦力。

  至于像那普拉亚群岛上面,要灵活了一些。

  刘文宣和他们一起商量后,准备弄一半人建城,一半俘虏人去开垦良田。

  什么时候建设好,什么时候放他们回去。

  毕竟这岛上的人,大于承乾港的人,要随时注意他们的反叛。

  这个和方大元他们当初一开始就定下的策略也是一致的。

  只是把开垦农田的人加多了而已,这也无伤大雅,反正俘虏是没有权利提条件的,如果不服从那就是死。

  良田多了之后的好处,那就是方便以后的驻军或者百姓们能够自供自给。

  这样就不用承乾港为他们的粮食而担忧了。

  况且刘文宣早就定下来,这普拉亚和玉静城的驻军是三年就会一轮换的,

  所以刘文宣是不怕驻军会出什么幺蛾子的,类似什么山高皇帝远的,想也不要想。

  再说像那些武器配备全部是由承乾港本土制造,别的地方是永远不会设立兵工厂的。

  烦可能是烦了点,但是技术保密,起码可以保密很久。

  方大元他们的回来,原本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的,本来就是他们的正常任务,但是下午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那一箱箱金币,源源不断地从码头上往城主府旁边的一间国家银行搬来,拓跋雪当仁不让地负责接受这笔巨款。

  银行门口本就是一个不小的广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