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章 回京和自囚院中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国是个重将而不重军卒的时代,偏偏董卓就是个异类,尽管他在后来残暴不仁,但他与唐朝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很相似,同样的残暴、屠戮无数,但对待下面兵卒将领很好,若非如此,在唐末难活十年命的节度使中,他李茂贞也不可能做了近四十年的凤翔节度使,董卓死后,牛辅、李傕、郭汜等人更不可能用董卓的名义稳定军心,回头又反杀入长安。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兵卒也是人,也不是蠢货傻蛋,是能够分辨出兜里有没有钱,能够辨别出跟谁混事更有利,这在刘备偷了曹操的十三万兵马时显得最为突出。

  刘备先是用曹操兵符骗了五万兵马,之后又杀了车胄夺了徐州八万卒,若曹操待兵卒真的不错,只需要曹操跑到徐州城下,随意喊一声,刘关张一个都甭想活,任你大罗金仙也甭想在十几万暴乱兵卒下活命。

  事前,刘备拿兵符可以欺骗兵卒,曹操亲自前去,难道会比不上兵符?之所以叛逃,还是因兵卒没有归属感,跟谁有利就跟着谁混事。

  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孙权……一个个全都动辄驱使十万、数十万兵卒,对百姓负担重不重且不论,仅如此之多军队厮杀,一场仗打下来,会死多少兵卒?

  大汉朝几百年来与匈奴、鲜卑、东西羌、南蛮、益州蛮战争中,动用十万人厮杀的又有几次?

  兵卒也是人,也会害怕、恐惧,也能分出个好孬,残忍无道也好,仁德名士也罢,若不能善待兵卒这一团体,照样能被人一声招呼全跑了没影。

  战时临时征调兵卒,战后解散务农,大小将领执掌军卒时间太短,想要让将领爱惜军卒很难,同样的,想要让兵卒真正归心也不容易,更何况朝廷文武的心思就是秃子头上生虱子,董部义从交到皇甫嵩、朱儁这样的人手里,那还不是可着劲的让董部义从攻城送死?

  董虎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有自己对董卓的理解,有自己对这个时代英雄们的理解,他很清楚董卓在未来会做出怎样的事情,知道增加“董太师”功勋会有怎样的后果,但在推动这一切的时候,他自己也成了董卓的左膀右臂。

  成了左膀右臂,对董卓有足够的影响力,是不是就可以扭转车轮的轨迹?就如同车轮前突然多了个石子,车轮在碾压石子时,车子会不会因石子的偏转而改变了行驶方向?是不是就有了另外一个结果?

  董虎不知道。

  他不知道推动董卓是否会有另一个结果,不知道能否改变历史的轨迹,能否避免三国死了太多人,能否避免百年后五胡肆虐中原局面……

  他不知道一颗小石子能否改变这一切,但他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世家豪门是不会信任他,与临洮董家子一般无二,与所有凉州一系将领一样,没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