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4章 皇帝再次换将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温以及下面属僚、将领们,不是激进清流文人,就是如孙坚、公孙瓒这样激进的将领,尚未击退后路威胁时就突军冒进,以至于前中后三军严重脱节,致使近十万汉兵全军覆没,只是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场大败究竟意味着什么。

  董虎先知先觉,他一直疑惑,不解董卓是如何由一直被朝廷打压的边军将领,骤然爬上的帝国权利巅峰?直至张温主持的这场惨败后,他才真正明白了,董卓的成功根本不是他人能够阻止的。

  后世人一直以为董卓进入雒阳时,所领的数千兵马是凉州兵马,一开始的时候,董虎也是这么以为,事实上却不是!董卓手里根本就没有三千湟中义从,没有三千凉州铁骑!

  湟中义从有三个聚居点,其一是酒泉、敦煌郡的湟中义从,这一支是所有湟中义从的老祖宗;其二是河湟谷地内的“湟中”地区湟中义从,湟中地区临近大小榆谷,算是半个高原人,这一支是大汉朝早些年从敦煌、酒泉那里迁入的;其三是令居塞的湟中义从,这一支是因为护羌校尉常年征募湟中义从作为兵卒,长时间当兵,久而久之就成了湟中义从的另一个聚居点。

  湟中义从是白胡,与黄皮肤的汉人、羌人有明显的不同,因样貌差异很大,所以一直被凉州羌汉百姓排斥,定居点也被极大的限制住有限的范围内,远不是凉州羌人那般散落的到处都是。

  湟中义从胡的三个主要定居点都在金城塞以西,都在纵向南北黄河的西面,黄巾军造反的同年十月、十一月时凉州各郡羌人造反,之后的数年中,朝廷平乱大军就没有一次越过金城塞,没有一次杀过黄河西岸,而且董卓一直都被张温、皇甫嵩按在后方,他根本没有机会征募河湟谷内湟中义从,没有机会接触到令居塞内湟中义从,更没法子跑去酒泉、敦煌征募。

  在朝廷开始募兵征讨凉州造反羌人的全过程中,董卓除了在六路大军背后进入凉州出入口望垣外,董卓一直被张温、皇甫嵩按在美阳后方,别说征募到三千湟中义从,他就连三千凉州兵马都没有机会征募,又哪来的嫡系凉州兵马?

  没有湟中义从,没有凉州兵马,但董卓却全须全影救回了三万汉兵!

  各路大军折损殆尽,各路领兵大将军中威望一落千丈,十余万大军仅存董卓一路满员编制,无论朝廷如何扩兵,只要以三万汉兵为骨干组建,董卓就会成为朝廷大军背后的老大,而这些兵卒都是平定黄巾军的主力,是长安三辅的精锐。

  平定黄巾军的主力是哪些人?唐周一月份告密,二月份时张角三兄弟被迫提前造反,三四月份卢植、皇甫嵩、朱儁各领数万兵马离京平乱,正值寒冬之时征募兵卒,兵卒又都是从雒阳出去的,平定黄巾军主力能是哪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