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9章 北地营雇佣军(上)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河郡、上郡、北地郡、安定郡四郡加在一起有三十七城,共有一万九千六百户……自吕梁山到陇山,自关中平原北端至河套草原,如此庞大地域尚不到两万户,连十万人都不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仅四郡境内的匈奴人、羌人就有四五十万,不到十万人只是四郡三十七城所属的汉民而已。

  四郡都是匈奴、羌人众多的地方,十万在册汉民只是韩遂等人造反前的数字,大乱后还能剩下多少?

  没人知道,董虎只能从廉县收拢的百姓中大致猜测到一些残酷事实,四郡十万汉民连一半都未能剩下。

  战乱之下,富裕且老实些的汉民最先倒霉,若没有蔡邕跑去平城借粮,大乱后的北地郡没有能力威胁到朔方郡,可自打借粮后,临近的上郡、安定郡饥民全往北地郡跑,竟让老好人在极短时间内,硬生生将摧残后的北地郡恢复到了战前的七八万人口的地步。

  七八万人中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其中青壮只有万人,不管这万人青壮是汉民、羌人、匈奴人,仅这万人青壮也足以获得董虎的重视。

  战争之下,本来还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成了支离破碎,凉州本就穷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蛋本来就多些,羌人造反后,独门独户的家伙更多了,而且能活下来的独门独户大多都是青壮男丁,按照董虎的“借一还一”借粮规矩,独门独户的混蛋若想要借粮,就必须拿自己做抵押,而这些人就成了董虎的佃户、帮工。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家伙最是危险,这群人无牵无挂,根本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若不稍加约束,只要被人稍微挑拨就很容易杀人造反,董虎自幼生长在凉州,在蔡邕开口借粮时,他的第一本能就是先控制住这一群体的家伙,只要约束了人死鸟朝天的混蛋们,即便他人造反了,造成的危害也会降低许多。

  董虎若不调动朔方郡两万步骑,他是不会太过担心朔方郡的安全问题的,可一旦将两万步骑调走后,经过三年耕耘的朔方郡就危险了,如同一个没人看管的宝藏放在一群贼人脸前,那能不引起贼人的觊觎吗?

  也因这个原因,董虎前来富平县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抽调北地郡的青壮,减少朔方郡潜在的威胁。

  屯田青壮容易抽调,都是借一还一的混蛋,北地郡人穷,即便董虎一粒粮、一头牛羊都不赚他们的,穷的只剩下一张肚皮的人也休想一年还清了债务,本身就是董虎的佃户、帮工,抽调屯田青壮也算不得什么,再加上凉州人都知道董虎早期是如何起家,跟着董虎做了佣兵后,兴许一战下来就全把债务还清了。

  反正都是人死鸟朝天的混蛋,一听董虎要重整旗鼓,要在北地郡招募五千佣兵,仅屯田青壮就有三四千人踊跃参加,剩下的两千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