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大乱等于大治【很感谢朋友的支持】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上说得再好,身体却是诚实的,即便是三国第一兵略大家,即便曹操如此爱惜名下将领,也还是轻而易举被刘备骗走了十万兵马,若真的爱惜兵卒,刘备根本骗不走任何兵卒,骗走的十万兵马在曹操出现在徐州时,也只需要一句话语就能把刘关张三人剁成肉泥,若真的爱惜兵卒,也绝对不可能“五五、三七”分成什么的,曹操的仁德是后世人公认的,他都“五五、三七”什么的,其他人更不要提了。

  袁隗、何进极为自信,甚至任何一个大汉朝官吏都会自信,自信可以在获得朝廷大权后,一举控制住美阳五万汉兵,毕竟美阳汉兵是大汉朝出钱征募的,若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正如所有人所想的那般,只需要一张纸令就能让美阳大营低头,然而美阳大营并不在“通常”情况下。

  通常情况下,朝廷打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快攻快打,几个月或一年内结束战争,即便是当年段颎平定的那场十年羌乱也是如此,看似那场战争打了十年,事实却不是,而是战争与招抚来来回回折腾好几回,而是征募与解散兵卒了好几回,来回折腾了十年,凉州羌乱才彻底平静下来。

  征募、解散来回折腾,兵卒就始终都在变动,但美阳大营五万汉兵自中平元年后就没有被解散,始终趴在美阳,这种情况是大汉朝很少出现的情形。

  募兵的兵源主要来自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缴纳不起赋税百姓两个群体,说白了,这些敢战兵卒就是为了“八千钱”的兵响,普通百姓想要凭功混个出身……那是天方夜谭!能混个出身的,只有世家子弟,至少祖上是世家子弟,普通兵卒能够得到的只有“八千钱”的兵响,而且还要承受将领们的每每激进冒险带来的生死危险。

  兵卒冲着“八千钱”的兵响,至于忠君爱国什么的,那是世家豪门将领们的权利,与底层兵卒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随着长时间待在军营,这样的兵卒极为容易变成一群**,变成一群利益为重的**,一旦美阳五万汉兵成了**,又哪里说朝廷控制就控制的,相比正统的朝廷将领,这样的兵卒更为相信董卓、董虎所领的凉州将领,没有别的原因,正如当年董虎与小公主刘妍所说的那样,相比正统的大汉朝将领,董卓更为爱惜些兵卒。

  凉州一系将领与大汉朝将领有着极大的不同,“爱惜”兵卒并不说真的爱惜,而是没有办法太过严厉约束兵卒,这与凉州特殊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凉州人穷悍野,将领也好兵卒也罢,都更为重视现实利益,打不打胜仗都与底层兵卒没有太大关系,反正混个出身、封侯什么的都是上面推荐的将领,底层兵卒顶多也就得到些赏赐,但大汉朝的将领集体性地喜欢快打快攻,就比如卢植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