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5章 武断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之黎族占据人口的多数,没有道路连接,黎族恐难服王化!”

  朱元璋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道路的作用不仅仅是流通,更关键的是将权利衍生下去,没有道路那些偏安一偶之地的,难道还指望他们主动服王化,懂教化?

  大明一开始也是修缮了很多道路,主要的道路更是年年修缮。

  “说说商人!”

  新的一条道路,二十多个驿站被朱允熥分给了商人经营。

  这种事情放在大明,老朱早已将屠刀举起了,驿站也是商人可以染指的?

  可通过公文,老朱也发现没有商人的支持,琼州的道路都修不出来。

  加之受朱允熥的影响,老朱也在思考其之前对待商人的方式是否武断?

  怎么说这也是一股民间的力量,早年南京城墙修建得了沈万三的资助,没有沈万三的出资,南京城墙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完?

  这可是一国的脸面。

  文人也好,商人也好,谁人不贪婪,为什么他能用文人,而不用商人?

  昨天谈话结束后,朱元璋思考了很久,如今看望朱允熥为其一,二则是对此询问!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四民平等是儒家自己说的,但解释却是名教说的,那‘士农工商’,是因为遣词造句是无心造成,还是本身就暗示了四民的高低,可不可以是农商工士,或者是商农士工……”

  朱允熥试探的看了看朱元璋,当确定朱元璋情绪很平静,继续说道,“春秋战国时期,商人也是行政的一份子,可一提到商人名教多言吕不韦,不言陶朱公,为何?”

  “……”

  朱元璋沉默。

  是啊,为什么提到商人就言吕不韦,不提陶朱公,难道陶朱公就不是商人?

  明明有这个人存在,而且还做出了一番伟业,结果陶朱公好像被人为的从商人行列中剔除!

  “还有春秋之时,管仲谋楚国,就是以鹿为引,在短短几年时间鹿肉价值越来越高,蜀国也算君子之国,可贪婪之下大肆养鹿,养鹿荒废了稻田,最终等到齐桓公攻打蜀国的时候,蜀国无粮只能投降!

  这典故爷爷应该是知道的吧!”

  “咱是知道,你是想说,这故事只说了蜀国荒废耕种,见小利而往农耕,却从来都没有提到管仲之谋,亦是一国致胜之法?”

  “没错!同样一件事的,为什么只看到一面,明明还有另外一面在,可为什么就看不到呢?”

  “咱算是知道你小子是如何读书的了!不过这般读书也不是没道理!”

  老朱是半路出家的皇帝,根本没有被名教那一套影响,其读书的理念非常现实,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就滚。

  要是换做明中期的皇帝,听到这话的时候早已炸了,根本不会像是老朱去咀嚼这里面的东西。

  “古来皇帝三百之数,但帝王极少,允熥读书发现历代帝王无不用儒而不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