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5章 毕业标准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标准就是这个,后世随便拎一三年级小学生,让其稍作准备,配合一定的家事支持,秀才头衔也就到手了!

  秀才的水分太多,好在举人选拔拧干了大量水分。

  能在科举考核内容改制之后,考上举人的不说个顶个的天资聪颖,质量还是能保证的,因此核心人才只有十一人,也算是没把垃圾都扔过来!

  “一百四十多人,少是少了点,但必须得先会送回去,进行思想改造,不然鸿学班内的很多内容还是不好对他们开放!”

  鸿学班名义上是对蒙学的拔高,现实情况是鸿学班的教学已经偏向于大学,分班分科分组教学,以学分为毕业标准!

  教学内容文学类占四,其中行知合一的思想占三,儒家经典不说全丢至少也丢了一半,自然科学占五,体育占一……

  初设这些学科的时候,若不是看在毕业就能当官的分上,第一届学员能否招满五十人都是个问题。

  如今这推荐到身边的士族子弟,无不是从小受儒家文化影响,若不是看在平均年龄不过十六的份上,还有改造的空间,朱允熥是一个都不想要!

  “得搞个预科班,不能什么人都直接送进鸿学班去,而且要做考试,考上了才能深造,不然宁可一个都不要!”

  朱允熥落笔。

  历来,朱允熥反对的都是名教,而不是儒门。

  儒,道,释三家,能在中原发展,传承上千年的历史,历经多代而屹立不倒,不是没有道理的。

  全然是因为他们的核心思想,符合汉族的底层思想,反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万变不离其宗的宣扬正向能量。

  好的部分朱允熥弘扬,但一切杂七杂八的东西必须抛弃,可偏偏名教身上杂乱的东西最多,尤其是从儒门脱胎而出的名教士族阶级,完全就是一毒瘤,与社会底层逻辑脱钩,使得社会中下层阶级之间的信任消失。

  读书的目的不再为了修身养性,不再是自身吾身,一切只为了当官,为了跳跃阶级,这就敢铲除了!

  因此需要一道筛子,将不可挽回的剔除,筛出真正有用的,分出可以挽救的!

  “预科班不仅要搞,而且要大搞,青春期是最能接受外界思想,塑造世界观,认知观,唯有符合条件才能进入鸿学班,反正琼海国的关口在我手上,短期也不怕传出什么不利的消息!”

  到了他的地盘上,不遵守他的规矩,怕不是想屁吃。

  在中原朱允熥做不到让人顺其昌,逆其亡,可在琼海国内他朱允熥就是天,敢炸毛那就试试……

  “八宝,查到了就说,吞吞吐吐的干什么?”

  宁国公主府内,驸马梅殷并不在家,梳妆镜前打理着发髻的宁国公主,当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张口直接问道。

  一想到,自家侄子马上就要娶媳妇,她做大姑内心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