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6章 月俸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允熥一脸怪味看着解沦,他是怎么也没想到,浓眉大眼的解沦会有这一面,就是手艺差了点啊。

  不过想到解沦话中的东西,可不是怎么一回事吗?

  三十二人,一次性支取全部月俸。

  二千三百多人,不同程度上多领月俸,占了取钱的三分之一。

  这不是心意又是什么?

  炎黄子孙,过的苦日子太多,历来奉行节俭,有一分藏一分,只为在遇上灾荒的时候能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在港区做工的劳工,不说全都是无产者,但可以肯定都是穷人。

  个人节俭,对个人而言是好事,可对于一方势力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开国至今,琼海的资金来源单一,要么来自敬业斋,要么来自各地商贾,具体比例上中原商贾更是占据了七成。

  琼海当下看似欣欣向荣,实际上琼海并没有从百姓手中收到什么税,虽说在月俸中扣了一定的个人税,可那百中抽四的个人税收,远不够各地大食堂运转所需。

  也就是海外利润大,加之朱允熥给了商贾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方保证了各项运转,不然这摊子真的撑不起来!

  军机下一轮的扩军为什么要压,除了少人之外,另一原因就是缺钱!

  因此现在琼海国的官员,不管官位高低,稍有远见者,内心无不清楚,如今琼海的财政是畸形的!

  黄子澄看到的是财政部账本上与月剧增的沉没资金,一月比一月多,不少劳工除开最早领了两三个月的月俸,剩下的月俸几乎全都压在财政账户上,就上月账面累积已经破十万两白银,关键的是这笔钱只能看不能用,那种感觉变扭极了!

  解沦那边则是因每季一次的税收统计而发愁,过去百姓是没钱,现在是有钱不花……琼海的收税模式为间接税,没有财富转移的过程,这税是怎么也收不上来,单靠财政一股劲的往推动,大量的资金沉默,琼海又能坚挺多久?

  实践出真知,大量官员的脑海中先后诞生出……“中原的路是错的,想要国富民强,除藏富于民之外,更当鼓励百姓消费!”……的想法

  “哥,你来了?”

  李漆还没关上门,解缙便走了进来,“旧城区的发放工作已结束,一万三千元,全数兑走,我入新城的时候,已看到不少百姓朝商业街去,或许从今天开始,我们琼海的中间税就能收上来!”

  “很好!”

  五万纸钞,港区两万,旧城一万三,军营一万一,南渡六千,只要这四个点将钱发出去,百姓势必就要进行消费。

  为何消费?

  此轮消费并非因需求,而是因为纸钞拿在手上不踏实,甭管领取的时候,内心如何相信大王,谈什么支持工作,当纸钞真实到手的那一刻,人心就会变化,在没有别的路子可对纸钞进行验证的情况下,消费就成为了最方便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