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2章 技能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标准的确是五十斤一坛,但实际上要少一点,四十七八斤的样子!”林天麓解释道,同时指着远处正在冒烟的工坊,“哪里是烧坛的火窑,因工艺要求较低,设计之初便放弃了精而巧的模式,现在一炉可烧制八百坛!”

  烧土制陶技艺,并非汉族的专属技能,进入过刀耕火种时代的农耕文明,几乎都将此技能点出。

  区别之在于有无向上攀爬技能树!

  黎族在这一方面属于停滞,但仅大规模的烧土炼陶,不去碰瓷器这一块,黎族的手艺也够了。

  一炉八百坛,一月开个三四炉,二三千个坛子够了!

  至于林天麓说的,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在酒精计没有制作出来的琼海,不过是一概称,统一批次口感稳定,多批次口感则存在小范围的差别。

  唯有医用酒精这一块,是加了料了。

  所谓加料也简单,就是在发酵前的甘蔗汁中,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加入蔗糖,蒸馏过程中只取中间酒,头尾舍去。

  看似年产不过三千斤,但其中的花费却是不少。

  照朱允熥的估测,在这一套法门下制出的医用酒精度数,当比后世常规规格高,搞不好要超过八十五度,可拿来直接做燃料使用。

  “甘蔗的储存这一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看着远处陆陆续续运来的甘蔗,以大五指峰自治区种植规模,单一座酒厂显然是无法全数吃下,过程中必然存在冗余。

  “洞窟!”

  王十三娘指着远处的断崖,“大王有所不知,这断崖之内有巨大的洞窟,洞窟内空间极大,水流清凉,常年温度极低,过去是我们先祖避暑之地,如今在林东主的帮助下整理出来,辅与油布,稻草,目前可保存四万捆甘蔗,待继续开发,保存数目有望达八万捆!

  有了这些保存下来的甘蔗,四,五,六,七,八月都不必担心没有甘蔗使用!”

  “目前存了多少?”

  土法保存甘蔗,朱允熥见过,就是先挖一个坑,然后垫上稻草,铺上塑料膜,跟着将甘蔗放进去,上层同样操作,需要吃的时候一铲子铲下去,吃一根抽一根,在江南地区一般能吃到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

  如今黎族找到了天然的大冰箱,保存个半年想来不是问题。

  “今年甘蔗收成不错,但总量并不大,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开年五月份左右就会尽数消化,因此在商量中,我们准备等到正月开始储备,如今有多少先生产多少!”林天麓补充道。

  任何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酿酒也是如此!

  原料,采买,运输,酿制,储存,包装,六大环节无论哪个拉了胯,产量都将受到影响。

  大五指峰自治区,配合林天麓等海商,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将整套产业链做出来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酒牌这一块,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