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声人脉_韩四当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地方不比上海,这一圈转下来少说也得六七个月。”

  “那小女先告退。”任钰儿感觉终于自由了,微微一蹲道了个万福,就这么款款走出客厅。

  麻烦甩掉了,王乃增也是一身轻松,回头笑道:“觉明,我这就去花旗租界赴宴,吃完酒晚上就住吴健彰那儿,明儿一早从他那儿登船启程,你就不用去送了,悉心办好四爷交代的差事就行。”

  “觉明明白。”

  “那就这样了,先走一步,改日再会。”

  王乃增说走就带着“厚谊堂”掌柜杨清河的二儿子杨念家走出四川会馆,钻进吴健彰派来的西洋马车,等苏觉明等人帮着把行李装上,便直奔花旗租界而去。

  赶到旗昌洋行后头的花园洋房,天色已大黑。

  吴健彰准备了一大桌酒菜,一边殷勤地邀请他入席,一边笑问道:“王先生,为何不在上海多住几日,才来四天就要走,这也太仓促了。”

  “韩老爷交办的差事在身,乃增不敢久留。”

  “既然王先生一定要走,下官只能送上一定盘缠,聊表心意。”

  “吴大人,您这是做什么。”王乃增看了一眼用油纸裹得整整齐齐的几卷银元,坐下笑道:“出京前韩老爷给了不少盘缠,乃增岂能要您的盘缠,再说你我不但萍水相逢,而且这几天帮了我那么多忙,这银钱说什么也不能收。”

  “王先生,这是我一点心意。”

  王乃增很清楚他为何要送银元,因为出京时带了几份内奏事处钞给的关于他的谕旨。西夷的炮船到了大沽口,皇上迁怒于耆英当年没把差事办好,一些王公大臣也不晓得是想为耆英开脱,还是不敢得罪耆英的那些门生故旧,皇上问起来又不能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于是就把吴健彰的事又拎了出来。

  谕旨虽然很长,但大致内容王乃增记得清清楚楚。

  其中一道是有人奏已革苏松太道吴健彰、通夷养贼一摺。据称贼首刘丽川曾为该道管理帐目,匪党皆系该道练勇。初起事时,该道首先得信,将眷属寄居夷船,所有道库存银三四十万,悉以遗贼。所雇拖罾船只。名为捐赀。实取偿于关税,并有旧识广东货船到沪。免其纳税。以致夷商不服。复将关税银两隐匿。由海道运回原籍……

  有一道是弹劾他与人洋人夥开旗昌行,贼匪粮食药弹即由此行接济。且与贼匪屡次在船会晤等等。称上海逆匪,日久未灭。英咪二夷又复遇事阻挠,若非吴健彰句通要挟,何至蕞尔沪城,不能收复。

  还有人弹劾他与贼首刘丽川同乡,贼匪每至船上便与该道会晤等等。

  皇上震怒,著黄宗汉迅派明干大员,藉办别项公事驰赴上海,不动声色,按照摺内所参各情节,逐一访查明确。据实由驿驰奏,毋许稍有不实不尽……也就是说,皇上派钦差来查办他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