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触即发_韩四当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吉利和法兰西领事到了,昨儿上午,是上次跟英吉利大兵头何伯约定回信的日子,因为皇上既没下旨开打,又没恩准两国使臣上岸,恒福和文煜只能拖延时间,命海防同知博多宏武和天津知县杜恩前往,称他和文煜‘不日即至海口’,请何伯等夷酋‘静候数日,会议一切’。”

  “洋人怎么说?”王千里凝重地问。

  “洋人开始什么也没说,直到昨儿晚上才差人上岸递来一道照会,打算邀博多宏武和杜恩会晤。”

  “博多宏武和杜恩去了吗?”

  “没去。”

  “没去?”

  崇厚一边招呼王千里喝茶,一边意味深长地说:“守在岸边的民勇,其实全是奉僧王之命乔装打扮的官军。领头的那个丘八跟上岸的那个假洋鬼子说,因为他们中午出言不逊,博老爷和杜老爷已经回了天津。”

  王千里意识到这事没那么简单,想想又问道:“僧王在忙什么?”

  “不晓得,我已经有一天没见着他了,应该去了海口。”

  “薛焕呢?”

  “他应该在僧格林沁身边,反正今儿个是没见着。”

  “永祥和王河东他们呢?”

  “他俩跟韩宸去了塘沽,他们的手下全安置在城西六里的柳家庄。”

  想到来前四爷曾说过,皇上是绝不会轻易让英吉利和法兰西使臣进京的,而不但占了广州城甚至攻占过海口两岸炮台的英吉利和法兰西人,不但不会善罢甘休并且气焰极其嚣张,觉得官军不堪一击,可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又是个倔脾气,王千里意识到大战一触即发,急切地问:“海口至天津一带的布置有没有变化?”

  “有一些变化,但变化不大。”

  “愿闻其详。”

  “老兄稍候,我这儿正好有张海防图。”

  “有图更好。”

  崇厚进去取来一张手绘的舆图,摊在茶几上如数家珍地说:“海口南北两岸炮台由大沽协六营共三千余兵驻守,内火器营和巡捕营的两千余兵,分别协防南北炮台;

  副都统成保所率的哲里木盟马队五百骑,驻新城;头等侍卫布尔德和二等侍卫明安所率的昭乌达盟马队五百骑,驻新河;因皇上谕令西夷可换内河船只至北塘上岸,僧王命北塘守军撤至北塘以北的营城监视。

  除了后来所修的石头缝炮台和塘沽炮台,作为后路策应新建的海口两岸六座炮台之外,天津城东三十里的双港附近又新建炮台一十三座,安设一千两百斤以下大小铜铁炮各八十一门,由外火器营、健锐营和后来招募的民勇驻守。”

  “六千多兵勇。”王千里沉吟道。

  崇厚岂能听不出王千里的言外之意,无奈地说:“海口就那么大点地方,不能把兵全压上去,更不能不要后路,何况‘后路’的后头还有‘后路’,僧王虽说统领一万多兵,可把山海关和通州至天津这一线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