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我要去观摩_鏖战银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观的确想要亲自去,如果现在不去,那就只能等十年之后的那场战争了,那场高科技战争,更加过瘾,但是那毕竟是后世的事了,现在来看,赶上现在这场战争,那是难得的机会。

  这场战争,己方的武器没有登场的可能了,但是,空军却会开阔眼界,知道以后的战争怎么打,知道电子战机,预警机将会起到多么重大的作用,这样,空军就会筹集资金,全力支持预警机项目的研发了,很快就能搞出来。

  而且,秦观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出去走走,总是在国内,要憋坏了,出去看看,挺不错的。

  秦观要亲自去。

  而且,秦观的理由并不充分,如果出于秦观的人身安全着想的话,那这个提议,还真得不到通过。

  但是,秦观必须要去。

  毕竟,这场玄乎的空战,如果自己不亲眼看到,实在是一大憾事啊。

  要知道,按照大卫国单方面的叙述,他们取得了骄傲的82比0的战绩,他们击落了玫瑰国82架战机,而己方却是无一损失,大卫国的空军,一向都喜欢神话自己,要说这个战绩没有水分的话,秦观也是不相信的。

  但是毕竟,三代机对二代机是有优势的,这一点毋庸怀疑,要知道,代差带来的就是战斗中的优势。

  正因为这场空战,世界战斗机的划分,才出现了两种。(感谢书友大大的解惑,华雄彻底明白)

  由于熊国战斗机在研制中的拖后,一般来说,鹰国先研制出来领先一代的战机,熊国才会针锋相对,制定各种战术指标都要超过对方的战机,力图压制。

  这样按说也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战机研发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导致鹰国的第三代战机f-15,f-16开始称霸天空的时候,熊国的米格-29,苏-27还在研制之中。

  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熊国的米格-23,米格-25被迫来和鹰国的f-15,f-16对抗,代差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熊国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干脆就把自己的战机多划分出来一代,米格-21算是二代机,米格-23,米格-25算是三代机。

  这样,到了米格-29,苏-27上,就成了四代机,到了后世的隐身机,就成了五代机了。

  这就是熊国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说就是受到了贝塔谷地空战的刺激。

  既然现在有这个机会,怎么能不亲自去看看?利用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来碾压对手,这也是秦观当初制定的战略方针。

  现在,这个方案,即将在大卫国人身上显示出来了,虽然不如上次海战己方那么风光,但是完全可以说明自己的前瞻性啊。

  再看看,如果没有自己,在那个平行时空的历史上,1982年,汉国空军在干嘛?

  还在为歼-13的设计进行审批,这种没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