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2章 关羽大破曹休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中的丢失对于曹魏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因为现在曹丕已经迁都到洛阳,而从长安到洛阳就只有潼关这一道防线。

  战国时期的函谷关早就因黄河改道而不能再用,这意味着一旦沈晨突破了潼关防线,就能直取曹魏首都。

  这种敌人近在咫尺的感觉令曹丕感觉到深深的恐惧,他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洛阳,再次迁都回河北邺城,最终被司马懿陈群等人阻止才作罢。

  但在战略上他们已经处于绝对下风,刘备集团国力弱且还是主动进攻,曹丕原本是想依靠庞大的国力将刘备集团拖垮,利用城池、营垒、地形,将北伐的刘备阻拦在防线以外。

  可现在随着西线的失守,在整体战略上他们陷入被动。虽然还可以依靠潼关进行抵御,然而潼关一旦失守,就标志着曹魏首都受到攻击,帝国有被消灭的危险。

  所以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该想想如何是好。

  谋士团认为眼下的局势对他们十分不利,因此必须求速战速决,若是能在正面河南战场击败刘备,也许就能够改变这样的颓势。

  于是曹丕一改之前避战的势头,命令前线的夏侯渊张郃等人出兵,与刘备集团在前线的主力寻求决战。

  但刘备集团的谋士也已经料到了这一点,所以同样一改之前不断主动挑衅求战的策略,刘备让张飞高挂免战牌,庞统法正等人坚守营垒,就是不与曹军对决。

  谁都知道现在急的是曹丕。

  西线失守之后,不管沈晨是继续进兵攻打潼关,还是取并州都会给曹魏巨大的压力,曹丕想尽快打退刘备然后回防关中,刘备又怎么可能会给他这个机会。

  因此一时间河南形势反了过来,之前刘备集团急于求战,曹魏集团避战。现在变成了曹魏集团急于求战,刘备集团避战了。

  而就在关中局势大变,令河南的局势也发生变化的时候,淮南的形势,也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动。

  汉章武六年,魏黄初七年,五月上旬,九江地区下起了长达十多天的雨。

  等到五月下旬,接近六月初的时候,雨势才小了很多。

  六月二日,日出末食时初,阴云暗日暮霭朦胧中,一连下了好多天的雨突然停了,几道久违的朝阳斜辉,透过厚厚的乌云,映照在被雨水浸透的土地上。

  这段时间淮河与长江处于雨季,下游水流大涨,让肥水、施水等河流水流量剧增,旷野之上遍布沼泽和湖泊。

  不过这只是淮南地区雨季的正常现象,雨势也没有夸张到当年沈晨水淹襄樊之时,河水暴涨五六丈高,将襄樊城池都淹没的地步。

  所以关羽想要复刻一出水淹合肥,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即便雨水有当年水淹襄樊那么大,可淮南的泄洪能力可不是襄樊能比,襄樊就一条汉水,水量如果超出汉水的泄洪能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