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4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4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月九日上午食时末刻,沈晨的船队就启航。

  顺着渭水南下,到渭水与黄河的交界处,再转舵逆流进入了黄河上游段,艰难逆行。

  黄河上游河水波涛浩瀚,船只速度其实很慢,不过依靠着将士们拼命划船,加上脚踩轮毂让船两侧的桨轮运转,还是能够前进。

  但他们几乎是刚刚出现在黄河入河口的时候,对岸的曹军就已经发现了他们,顿时骨哨、锣鼓、号角声音震天。

  远处蒲坂渡口驻扎的徐晃军第一时间被惊动。

  在几座互为犄角的营盘里,一队队士兵从夯土寨墙的垛口后面冒出头,弓上弦刀出鞘。

  到处都是铁甲叶子呼啦哗啦的碰撞声、焦急恼怒的催促声、齐整整的呐喊声,还有简短急促的号令声和尖锐的警哨声,都让寨墙上下乱成一锅粥。

  沈晨站在船头上远眺,他看到在黄河沿岸曹军修起了一段长长的寨墙,大部分都是木制栅栏,连接着夯土墙面一路往北延伸。

  这些栅栏很聪明的不是连在一起,而是通过夯土寨墙分段,这样不仅有效防止突袭,还能防止被火烧一片。

  除此之外在寨墙后面还有大量的高橹、塔楼,上面站着很多曹军弓弩手,远远地看向河面,用一种极为警惕的眼神目不转睛地盯着黄河上的汉军船队。

  “大都督,他们的寨墙修得离河边稍远,咱们的船只好像攻击不到他们的寨墙后去。”

  旁边部将马岱举目眺望。

  沈晨说道:“徐晃就是河东人,自然不会不清楚这里的地形,他沿着北面山峦修建了这一段百余里长的寨墙,离大河不远不近,既让我们的船队不能靠近,无法居高临下射击,也能堵住河岸,让我们的车马不能下船。”

  马岱皱起眉头道:“可若是如此,我们就好像是在攻打城墙一样,强行攻打的话,会不会死伤太重?”

  “呵呵。”

  沈晨笑了笑,目光顺着那长长的防线扫了一眼,下令道:“传令,各校分散,以每校距离十里为单位,对曹军进行攻击。”

  “各校分散?”

  马岱挠挠头不解道:“为什么要这么打呢?”

  沈晨笑道:“分散敌人兵力。”

  汉朝正统的军制是一曲五百人,五曲为一部,就是两千五百人。

  两部为一校,执掌者为校尉。

  并不是那种随便封的杂号校尉,而是北军五校当中的重号校尉。

  整个北军也就五校,是汉灵帝时期最精锐的中央军。

  之前诸侯混战的时候,往往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是将军校尉,但实际上北军五校执掌者也就是个中郎将而已。

  所以在汉灵帝时期中郎将、校尉以及司马这类的军官还是很有含金量,现在则烂大街。

  不过南方汉朝成立之后,就依旧按照东汉王朝的军制进行延续。

  现在沈晨带了五万人过来,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