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诸葛玄病危_三国之银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诸葛玄病危

  暮春午后,庭前树下,沈晨一人独坐。

  他时而抬头看天空云卷云舒,时而低头见蚁走虫行。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他也需要变化。

  上午在书院里,听着书院师长同门,拿他们落后腐朽的价值观来教育他,令人听了想洗耳朵。

  只是虽然感觉不舒服,他却不能强硬怼回去,那样基本就是自绝于士林。

  汉末师无常的气氛已经出现,人们可以有多个老师,但你要是公然反抗老师的权威,欺师灭祖,你的名声会臭到家。

  这可比吃人屠城要严重得多,因为在当时人眼中吃人屠城不算社死,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忠天子那才叫社死,整个士林都要唾弃你,名声烂大街。

  所以沈晨也只能忍着,强行和他们讲道理,还不敢明着告诉大家曹操不是在“奉天子以讨不臣”,而是在“挟天子以令诸侯”。

  真这么说的话,传出去荆州士林的口水能把他淹没。

  因此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政治上即便是刘表在的时候,在荆州掀起抗曹的道路走不通,投降派只手遮天,势力实在是太大。

  他只能另辟蹊径,不能打着与曹操为敌的口号继续活动,同时还得考虑如何继续在荆州混下去的问题。

  首先是必须要获得刘表的支持。

  荆州投降派遍地,唯有刘表反怀篡逆之心,在平定张羡之后就开始祭祀天地,出行和皇帝一样。

  所以他与投降派肯定在对立面,能得到他的支持,至少在荆州有一席之地。

  其次是口头上一定要表达对朝廷和天子的敬意,即便是反曹操也不能反得太明显,而应该暗示曹操是奸臣,掌控了天子。

  等到衣带诏之后,这种情况应该会好不少。到时候就可以明着宣扬曹操欺辱天子的问题,拿衣带诏来背书。

  不过还是杯水车薪,毕竟衣带诏事件发生的八年后,荆州士林该投降的还是投降,只有极少数因衣带诏而投奔刘表,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造成多大影响。

  而这些只是政治上的立场。

  在其它战场,也必须要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譬如现实战争。

  以南阳为根据地,在官渡之中前后与曹操进行敌后周旋,务必要让他不能顺心如意地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还有文化和经义,也必须拿到属于自己的解释权。

  在这个年代,文化解释权永远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所以他们不管做什么符合自己家族利益的事情,都无所谓。

  因为在他们嘴中,肮脏的事情也会变得光明正大。底层百姓即便是受了蒙蔽,也没有地方说理。

  正如同二十四孝图里某些主人公的事迹,在后世人眼中像是一群魔怔人神经病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东西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和上层权贵炮制出来愚弄百姓,让百姓把传统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