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动!_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警惕之中带着敬佩,但是对洛世却是单纯的警惕。

  他不信任洛世,也不打算对洛世施恩,但是他信任昭城洛氏,相信昭公不会坐视洛世有辱门风,做下不忠之事,所以这些年依旧由洛世掌管西域。

  没想到现在有人质疑洛世,刘询手一顿,第一反应就是构陷,然后迅速打开整个奏章,“臣冥思苦想,大汉在西域之地有一府一侯二王,一府一侯由无双侯世掌管想必是没有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二王了。

  乌孙王是您的叔父,对待朝廷一向恭谨,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大宛东王则不然啊,他身负罪孽,本该不见天日,担任诸侯王以来不见功绩,大宛数次叛乱都要都护府用兵,他这样的人,怎么能名列刘氏诸王之列呢?

  臣请陛下移之,改立新王,镇守大宛。”

  刘询是万万没想到,前面那么多字,竟然是为了后面这寥寥数语。

  拐弯抹角,图穷匕见!

  竟然是要试图废掉大宛东王之位,要将大宛东王国除国,再立新王。

  除国倒不罕见,但第一代诸侯王就除国,那就太罕见了,从流封建开始,就连造反都不会除国,而是裂国由子嗣继承。

  大宛东国,是原大宛国分割出的一个王国,大概有原大宛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十万人口,这是西域都护府在大宛国投射力量的极限,是大宛国忍耐的极限,为了这五分之一的土地,洛世前前后后打了三次小型战役。

  这么关键的位置本来不会有人动心思,但问题在于,大宛东国的君主是戾帝刘旦的儿子!

  政治极其不正确。

  当年洛世第一次攻破大宛城后,学习洛无疾曾经献楼兰公主给刘彻,于是将大宛公主献给了刘旦作为妃子,生下了皇子之后,就带回到了西域封为大宛东王,大宛公主为王太后。

  毕竟那个时候谁能料到刘旦后期竟然会被推翻。

  本来像大宛东王这种刘旦的儿子,靖难结束就会被清理掉,就像是其他儿子那样被流放远远的,杀是不会杀的,但这个时代,本来夭折和早逝就多,万一生病扛不住算命不好。

  大宛东王还能留住王位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是刘旦和大宛公主的儿子,在目前的大汉朝,根本就没有大汉皇帝的继承权,就算是刘询的近亲属死光,从偏远宗支找一个继承皇位,也不可能是他,这和考虑皇位时不考虑乌孙王是同样的道理。

  在刘旦做皇帝的时候,这当然是劣势,但刘旦被推翻,这反而是大宛东王的活路所在。

  第二则是洛世的原因,虽然洛世是靖难领袖之一,但他同时负责给刘旦的妻女提供政治庇护,大宛东王是模糊地带,不过靖难诸侯都没说话,于是就被忽略了过去,成了既定事实。

  现在朝廷之中没有了相关利益人,这个问题就被提了起来。

  刘询沉吟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