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高空的意外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涉及到了物理中非常关键的粒子物理领域,尤其是反物质的发现,直接来源于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的能量真的很高,哪怕后世最先进的对撞机,也达不到宇宙射线的能量。

  所以宇宙射线后来被当做了天然对撞机,研究反物质粒子。

  面对卢瑟福的提问,李谕摊摊手:“想要知道它们从哪来,恐怕有点困难。”

  卢瑟福问道:“我们下次把热气球的高度升到极限的5000米,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李谕说:“正好把云室带上去,有了照片,可以作为有效证据。”

  5000米实话说不算很高,属于业余飞行爱好者可控范围内。再高的话就对热气球以及飞行控制的要求很严格了,必须要专门的气象学者才有可能做到。

  但拿到水下数据,他们肯定更加期待高空数据。

  由于有了新设备,所以李谕和欧文·理查森多做了几组数据。

  吕碧城看着好玩,也要上热气球玩。

  这还是她头一次上这么高的天空,坐上热气球后异常兴奋。

  一两千米以内还是很刺激的,天气好的话甚至可以看到远处的欧洲大陆。

  可高度再升高,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最终的目标是5000米。时值盛夏,李谕和欧文·理查森准备了厚厚的衣服。

  吕碧城不明所以:“你们拿皮衣做什么?”

  “5000米的高空,温度会降差不多30度,基本可以算作冬天,”李谕说,“要不你还是不要跟着去了。”

  吕碧城玩得正起劲,立刻说:“冬天有什么好怕的!”

  欧文·理查森则说:“5000米并不是什么特别危险的高度。”

  吕碧城听了他的话,更想上去了,因为坐热气球真的太刺激了。

  没办法,李谕只好对理查森说:“我们只升到5000米,再高千万不要去。”

  理查森说:“我明白,格莱舍的故事在整个气象学界都是传奇,但也是一种警示,我可没有那么好的技术。”

  理查森说的格莱舍是4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气象研究者,他曾经与另一个助手在没有氧气补给和防护衣保护的情况下,乘坐热气球飞到了12000米的高空。

  也是这种经历让人类知道随着高度升高,温度如何变化。后世曾经有一部电影专门讲述过这次危险的冒险。

  而5000米对于目前来说,尚且属于比较成熟的高度。

  准备就绪后,几人便在一个晴朗的早上开始了升空。

  一开始都还好,数据的记录也比较顺利。

  比如700米左右电离度的下降,云室中的离子对明显开始减少。

  可以看作是来自地表的辐射减少了。

  但到了800米,电离度又开始增大;

  到了1000米,电离度基本和地表没什么区别。

  这些此前也大体用验电器感知过,但没有这么明显。

  不过这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