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7章 航空大佬集合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兰说:“那张照片传了足足十二分钟。”

  贝兰发明的传真技术相当古老,大体的原理可以参考留声机唱片,就是记录电信号,然后另一地再同步转换出来。

  这种技术的效率很差,英吉利海峡才多短,就要传这么久。十几年后,美国向大西洋彼岸的巴黎发了一张传真图,足足传了20多分钟。

  大约到了1925年,才会诞生现代传真技术,把文字或者图像分解成了黑白灰度不等的小圆点,然后变成相应的电信号进行传送,到达对方后再用相反的方法合成和重组。

  但技术发明嘛,这都是必经的过程,李谕说道:“将来可以继续进行无线传输研究。”

  贝兰说:“我有这样的想法,不过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而且见过卢米埃尔兄弟的移动摄影机后,我很想发明一台可以手提的传真机设备。”

  “移动设备必然可以提高便利性,”李谕说,“发明出来,我一定会购买使用权,在中国推广。你知道的,中国太大了,新闻的分发耗时极长,传真技术意义非凡。”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真的挺需要这种技术。

  当然了,那个时候的大清已经是一座沙子城堡,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坍塌,但传真技术用上的话,垮得会更快。

  最关键的肯定还是对新闻行业有很大的裨益,各种进步报社可是民国初年各种思潮和运动的源泉。

  大帅、军阀们也会喜欢,他们动不动搞个通电全国的动作,要是能多露个脸,让老百姓知道长什么样,效果更好。

  贝兰说:“我第一时间就会把技术革新的消息通知您,事实上,我对神秘的东方国度非常感兴趣,会亲自去一趟。”

  贝兰真的去过中国,还专门研究了方块字特点,帮助建立了京津地区早期的传真通信。

  拍了好半天,吕碧城终于换完了八件衣服,虽然意犹未尽,不过感觉已经没有更喜欢的新衣服。

  可惜知道的有点晚了,不然一定去香榭丽舍大街多租一些。

  法国摄影协会并没有多要两人钱,还是挺给面子的。

  卢米埃尔兄弟说:“我们洗好照片后,就会拿给两位。”

  吕碧城感激道:“静候佳音。”

  告别法国摄影协会,李谕与吕碧城搭乘一辆出租车刚回到法国科学院大门,皮埃尔·居里就急匆匆跑了出来:“正好有辆出租车,太好了!哦,原来是李谕先生。”

  李谕好奇道:“这么着急去干什么?”

  皮埃尔·居里说:“郊外要进行一场飞行表演,表演者是来自美国的莱特兄弟,听说他们发明的飞行器是全世界最好的。你们要去看看吗?”

  李谕说:“好吧,正好没什么其他事情。”

  经过这两年,飞机的发展肉眼可见,已经从只能飞几分钟达到了二三十分钟。

  在郊外的表演基地停车后,由于李谕和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