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六章 国士无双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下夫人。”

  李谕正好在院中锻炼身体,看到后,走过来:“两位请进吧。”

  钱玄同:“院士大人果然如章师所言一样,虽学识渊博却极为淡雅随和。”

  李谕笑道:“多谢太炎先生夸赞。”

  他们当然不明白,是因为李谕早就在历史书上了解过他们,知道这些人以后都不是等闲之辈。

  周作人问道:“院士大人门口那个奇怪的门钉是什么?”

  李谕:“电子门铃呀,租界并不少见。”

  周作人:“原来如此,门铃竟也可以用电,在下一直困惑于电到底是种什么东西,怎么什么事都可以做。”

  这个问题要解释清楚太复杂了,除非给他们两个上一两个钟头的科普课程才能讲到皮毛,于是只是简单:“电就是一种能量,能够驱动各种各样的机械。”

  周作人:“洋人是真会发明东西。”

  李谕:“其实所有的科学,都是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并非洋人发明,只不过闻道有先后,咱们晚零而已。”

  钱玄同是以后废除汉字的鼎力支持者,道:“不是西洋文化固有之强吗?”

  李谕脑中一闪,他突然有那么一点理解为什么民国初年会有那么多废除汉字、废除中医的运动了,一方面当然是此时对西洋的极度崇拜;另一方面,就是没有仔细研究为什么西洋如此之强,压根不明白背后的原理。

  看来以后不仅要引进一下名人传记,更主要的是要亲自编撰一部科技史,让国人知道科技发展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来的。单纯的盲目崇拜是最可怕的,会迷失自我,被人利用。

  钱玄同看李谕愣了几秒钟,又问了一遍。

  李谕:“西洋科技之强不过几百年,对于数千年的文明来,并不长,怎么会是固有之强?”

  周作人:“起来,刚才我们两人还在门口想,帝师会不会以为我们两人在两儿辩日,不知这个孔夫子都无法解答的问题,有没有科学上的解释?”

  李谕:“其实很简单,只要知道地球如何自转与公转就可,当年没有望远镜,回答不出来没什么。而且这个故事本身不就在学无止境嘛?”

  周作人赞叹:“帝师果然渊博。”

  钱玄同拿出了一个礼盒:“章师听闻院士大人喜得贵子,特意让我们回国时路过京城,送上他的祝福。”

  李谕感激道:“没想到太炎先生远在日本国,竟然已经知道了我的事情。”

  周作人:“帝师大人一举一动都能在日本国上新闻,这点事儿章师自然知道。”

  李谕愕然,没想到日本对自己这么关注。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李谕又问道:“阁下兄长最近可好?”

  周作人:“兄长已经归国一年多,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兼任日本教员的植物学翻译。”

  李谕:“有时间,我会去杭州看望他。”

  周作人有些惊讶,李谕的名头如此之大,竟然会拜望自己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兄长?于是也道:“杭州风景如画,院士大人去了,兄长肯定会竭力做好导游。”

  李谕知道他会错了意,于是随口道:“再好不过。”

  目前周氏兄弟关系还挺好,鲁迅提前回国工作,也是为了成全弟弟的学业。

  而他们此后关系破裂的原因之一,就是周作人这位新婚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