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八五章倒像被那局长敲打了_官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层一把手的交流轮换中,有一个局长是肯定不交流不轮换的。这局长就是教育局壮局长。他当过教师,机关干部,四十岁当副局长,五年后任正局长,在这位子一坐就坐了八年,再要往上是不可能了,便希望保住这位子直到退休。

  要保住这位子,当然得做出点成绩,得让人觉得换了别人未必就如你。所以,教育这边的成绩是年年破记录的,比如,每年上大学的升学率就让许多行外人佩服,想这记录数年破一次,十年破一次就不错了,年年都破容易吗?

  现在,谁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学校,特别是高、初中阶段?好的学校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差等生进了好学校,有可能就转变为优等生了,反之,一个成绩出众的孩子进了差学校,身边都是些早恋夜宿网吧的同学,他还有心学习吗?成绩能上去吗?

  壮局长每年抓好三几所学校的入学率,便把那些有头有面的学生家长捏在手掌心了。小学读哪家学校?家长似乎还不太在意,但小升初,初升高,能不在意吗?初中不打好基础,孩子怎么能考上好高中,高中成绩不好,怎么考大学?于是,市县每年小升初、初升高入读最好的学校都划了分数线。达到分数线的就入读最好的学校。这本来很公平很公正,管你家长是什么官有多少钱,只看孩子考试的成绩。

  然而,现在不是都认为教育误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吗?教师的教育、孩子们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考试,忽视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壮局长在划定入读最好的学校的分数线时,就留了百几十人的机动名额。比如招收三百名学生,真正凭考试入学的只有两百人,另那一百人,就综合评定了。

  对外界说,要挑选那些平时成绩好,升学考试没考出真实成绩的好学生。

  对领导说,这教育缺经费,弄些赞助生,学校收点赞助费补贴补贴市财政拨款不足。

  对自己说,能考上分数线的也罢了,考不上,或者只差那么几分的家长,你总得活动活动吧?总得来求我壮局长吧?

  更何况,现在有头有面的家长们都以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为荣,分数线差老远了,也想办法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管他(她)能不能跟上,至少自己脸上有光,至少那学习氛围也能约束他(她)几年,不至于变成坏孩子。

  表面看,壮局长每年为小升初、初升高的工作忙得废寝忘食,很多人都劝他,那事要你去忙吗?你忙得也太具体了吧?你这局长当得也太累了吧?让那校长去忙,让那分管教育的副局长去忙也就够了。壮局长皱着眉头说,你是不懂教育的难呀!这选生才是最重要的,不选好生,不每年输入新的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