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7章 那,就让太子监国吧···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监国?”

  长乐宫,长信殿,听闻梁王刘武转述出天子启的意图,窦太后只下意识便皱紧了眉头;

  就连梁王刘武那只被紧紧握住的手,也被窦太后下意识松开了些。

  “皇帝,这是忘记祖宗的规矩了吗?”

  “——就连皇帝,也是要加冠成人,然后大婚立后,才能够临朝亲政!”

  “更何况是既没有加冠成人,也没有大婚娶妻,更还没有继承皇位,尚还只是储君的太子呢?”

  ···

  “皇帝有如此荒唐的想法,做弟弟的,就不知道在旁劝着些吗?”

  “像这样擅自违背祖宗的规矩,堂堂皇帝的身份胡作非为,这成何体统?!”

  对于天子启‘让刘胜太子监国’的提议,窦太后显然是理解不能。

  这无关乎窦太后对刘胜的宠爱、信任,也无关乎窦太后对天子启这个儿子是否满意;

  单就是出于宗庙、社稷的角度考虑,窦太后就很难理解天子启的这个意图。

  原因很简单:太后,是汉家社稷最后的卫道士,是防止皇权外流为臣权的最后一道保险锁。

  而太后这个位置的特殊性,又使得每一个成为太后的,都只会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

  碍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些女人往往无法接受很好地教育,尤其是皇室级别的、关于权力掌控的精英教育;

  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又必须肩负起‘宗庙社稷最后一道保险锁’的重大职责,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有样学样。

  以前的太后怎么做,就学着做;

  就算实在没有先例可以模仿,也得按照先祖、先皇的做法来。

  换而言之:太后,便是这个时代最顽固、最守旧的一个群体。

  因为要保证政权的安稳,要保证一切都‘风平浪静’,所以太后,将会是任何改革,甚至变动的最大反对者。

  ——既然现在没问题,那为什么还要加以变动呢?

  万一变动变出祸患来,又该如何是好?

  理解汉太后的这一层认知,再看黄老学在汉初的兴盛,以及彻底衰败之后,仍在汉太后的支持下苟延残喘多年,也就不难理解其原因了。

  ——在‘保持原样不变’‘保持原有社会秩序不变,直到维持不下去’这一点上,汉太后和黄老学,有着天然的一致追求和一致利益。

  因为守旧对太后而言,就意味着‘不做不错’;

  而对黄老学而言,则意味着‘这是无为而治,这证明陛下在用我们的办法治理国家’。

  在监国太子这件事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从窦太后的角度看来,刘胜太子监国,必然会引发很多问题、带来很对麻烦——至少相较于天子启,如今的刘胜,恐怕还远不足以肩负起‘监国’的重担。

  这样一来,窦太后自然就会觉得:何必呢?

  就让皇帝看着朝堂不好吗?

  能看几年看几年,让我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