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3章 又一个魏尚?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等候周亚夫的空档,刘胜也不由暗自思虑起来。

  对于晁错,刘胜的个人情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单从上位者、为君者的角度来看,晁错这个人的才能,其实非常出众。

  ——要知道当初,也就是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地入继大统之时,晁错可是和同样年纪的贾谊贾长沙齐名的人物!

  虽然在后世人看来,晁错二字,远没有贾谊二字具有辨识度,但至少在太宗皇帝年间,或者说是从二人最后的结局来看,晁错无疑是那个更快适应庙堂的一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便说晁错在和贾谊的竞争、较量中大获全胜——至少是在当年那个时代取得了更大成就,也是完全挑不出毛病的。

  毕竟贾谊贾长沙名头再大,在太宗皇帝年间,也不过是个郁郁不得志,最终又抑郁而终的诸侯王太傅;

  而晁错则是先为《尚书》博士,之后又历任太子家令、少傅,之后更是在先孝景皇帝继位之后先后履任内史、御史大夫。

  若非武勋方面的短板实在过于明显,爵位也是在低的有些离谱,早在先帝之时,晁错就本该过上一把丞相的瘾。

  也就是说:抛开没有军功、不是彻侯这一点不论,单就才能而言,晁错是具备成为丞相的能力的。

  晁错之所以主动请求外放边关,也恰恰是为了补足这最后一块短板,为自己的丞相之路扫平最后一块障碍,以名正言顺的顶着彻侯之爵,坐上自己梦寐以求的丞相宝座。

  但当年那件事,却至今都让刘胜耿耿于怀,于‘弃用并杀死’和‘原谅并重用’之间纠结至今,都始终无法做出最终决定······

  “太庙啊······”

  “开了这个先例,往后我刘氏的宗庙,那可就别想有安宁······”

  “唉······”

  “晁错啊晁错······”

  御榻之上,刘胜一阵唉声叹气,似是愤恨,又更似恨其不争;

  而在殿内,众人却依旧回味着方才,刘胜反复强调的那句:朕,很冷静······

  “陛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亦或是先前,太后同陛下说了什么······”

  弄不明白刘胜心中所想,也不明白刘胜想要表达的意图,众人思虑再三,终也只得将此事暂时放在一边。

  不多时,周亚夫应诏入宫,与刘胜相互见过礼,便也直入正题。

  “禀陛下。”

  “依臣之见,匈奴人此番南下,一反往年,南下多于秋后之常态,而于开春之时。”

  “从这个角度来看,雁门、北地、上、代四郡的守将纵有御敌不力、戒备不严之嫌,却也还情有可原。”

  “——毕竟没有人能预料到匈奴人,会在开春之时入侵北墙,而且是集结如此重兵南下。”

  “真要说责任,恐怕陛下首先应该追求长安侯,没能按时将消息送回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