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 雍城_浪迹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进入三月,朝堂上的争斗,不但没有随着时间慢慢平复,反而由于更多人员的参与,使得双方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战国时期的朝堂本就如此,各国官员首先属于家族,其次才是国家。只要家族能获得利益,谁管当朝的君王是谁!家族的兴盛才是此时肉食者最关心的。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中旬。

  朝堂上突然安静了下来,这不是众家族恢复了冷静,而是嬴政在慢慢平衡着双方。

  因为一件对于嬴政来说,至关重要的事情即将来临,他要亲政了。

  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上的争斗,绵延了将近半年的原因。各方都知道,只有在嬴政亲政之前,他们才能借着嬴政与吕不韦之间的牵制,得到更多的利益。

  一旦嬴政亲政,便再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才借着嬴政亲政的前夕,努力从大家族的把持中,获得之前不可能染指的利益。

  正好嬴政也想为自己的亲政做准备,想提前削弱一下大家族的势力,于是双方不谋而合,共同推出了这么一台大戏。

  直到此时,嬴政终于觉得这台大戏,该谢幕了。因为,四月将至,不止是他的亲政典礼,春祭也要进行了。

  后代所说的江山社稷,所谓社稷二字,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的谷神。社稷二字原本的含义便是,春耕秋收时,对于天地的祭祀,祈祷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世君王用社稷来指代朝政,由此便可以知道天地祭祀对于君王的重要性。

  而此时的春祭秋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重,这是独属于君王,彰显自己权势的重要活动。

  所以,两件事情赶在一起,这让嬴政不得不重视,在这两个典礼结束之前,他不允许有任何事情,影响到自己。

  这也使得,封昊不得不为此时奔波。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天罗地网慢慢分成了两部分。由赵高所率领的,之前他招揽的江湖人士,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由封昊所训练的密卫了。

  由于明面上,赵高部分的人马更扎实一点,所以他留在咸阳,负责保护嬴政的安全。

  而封昊,则带着他的密卫,提前去了雍城,进行秘密布置,以防变故。

  雍城,作为大秦的故都,虽然近两百年来,大秦已经三次迁都,然而雍城在所有秦国君王的心中,却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秦灵公时的迁都泾阳,到秦献公时的迁都砾阳,最后到秦孝公时迁都咸阳。

  都城几经周转,却一直无法磨灭,秦人对于雍城的信仰。这是他们的起源之地,后来的迁都,不过是为了稳固秦国的强大,不得不将重心东移,以便谋求关东。

  自大秦开国至今,在秦人心中,始终认为雍城才是他们的根。

  就从每代君王死后,都要葬在雍城的王陵,每年的春祭秋祭都要在雍城举行,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