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八〇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说到底,徐还杀人只为立威。

  杀李承造和郭仲威或许能够起到威慑作用,但还不够的。

  要想将江淮兵马彻底拧成一股绳,让他们乖乖听命,必须要威慑到所有人,包括刘光世。

  手握天子剑,但权限只限于三品以下生杀予夺,动不了刘光世,也不能动他。

  但狐假虎威,借惩处王德加以敲打却是可以的。

  毕竟天子剑在手,若不趁机装逼一番,着实可惜。更重要的是徐还把握到了赵构,以及刘光世的心态。

  刘光世畏敌,经常不临战场,在后方遥控,早已惹得赵构不快。但眼下局势危机,轻易动不得这些武将。

  动不得,但略微敲打却是可以的,这完全符合赵构目前的处境,以及历来帝王心思。

  赵构虽然没有明确旨意,但身为妹夫,揣度大舅哥的心思,替他出口气,想必赵构是乐见其成的。

  但在刘光世固有的权术思维里,徐还是不敢自作主张的,所以必然是皇帝授意,故而难免畏惧。

  深谙中庸为臣之道的刘光世,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他必须要赞同对王德处置。

  毕竟只是降级而已,按照皇帝冒功,杀人灭口的罪行,仔细追究起来,斩杀都不为过,徐还等若已经卖他一个面子,岂能不领情

  当然了,徐还自己也清楚,王德虽然罪有应得,却杀不得,也不能杀。

  毕竟只是狐假虎威,若杀了王德,那就彻底得罪了刘光世,可就玩大了。

  何况说到底王德也是一员骁将,本身立有赫赫战功不说,在原本的历史上,抗金颇有功劳,所以暂且留下他将功折罪。

  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了,处置了王德这个“刺头”,刘光世也服软了。这些落在众将眼里,便是明确的信号。

  他们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驸马,基本能做到乖乖听话,令行禁止,唯有如此,此战方能顺利进行。

  当然了,杀了一文一武两个要员,事后肯定会受到诟病。想过不了两日,垂拱殿御案之上弹劾自己的奏疏会如同雪片一般。

  这段日子以来,徐还算是明白了,大宋官员不被弹劾的概率几乎为零。

  徐还对此并不担心,毕竟自己手持天子剑,有皇帝的诏书在先,是依法行事。斩杀二人也有理有据,在法理上并无不妥。

  至于“不合规”或者不说不仁义这种话,并不打紧,反而有些好处。毕竟自己才二十出头,尚未过易冲动的年纪,偶尔干点出阁的事才合乎情理。

  朝堂之上,越是面面俱到,心思缜密之人,越容易受到皇帝的猜忌。有点冲动,有点瑕疵,皇帝应该更放心吧

  何况此番算是与刘光世不算结深仇,但闹了点小别扭,武将之间不和睦,想必也是皇帝乐见其成的。

  如果有人弹劾,闹将起来,赵构再帮自己平息,也算是施恩,往后自己对皇帝自当越发“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