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〇六章 天下利,帝王弊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渭水捷报自然第一时间送到了临安。

  重大喜讯,朝野与百姓听闻都颇为兴奋,却不似前几次那般狂喜,次数多了,已然习以为常。

  徐驸马出征,胜利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结果。

  此战之后,关中攻守转化,收复西北指日可待,秦岭淮水以北的土地,终于不曾全部沦丧。

  而且收复关中之后,兵马可以东出潼关,岳飞则在荆襄阳

  这个局势,好似在哪里见过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有人已经想到,可不就是隆中对诸葛孔明给刘备的策略建议嘛

  如今之势,与汉末年何其相似

  今日之大宋,实力犹在昔日吴蜀两国联合之上。

  徐驸马自蜀中兵出秦川,岳飞大军在襄阳,逼近南阳,洛阳,淮南亦可有王师北上。

  那里都是大宋昔日京畿腹地,百姓都是大宋子民,自是期盼王师。

  只要两路兵马联合出动,收复失地,宋室中兴,指日可待。

  朝野民间对此自然多有期盼,秦桧闻讯,却是愁眉苦脸。

  结果总是出乎预料,形势总是事与愿违。

  谁能想到金国三太子,猛将银术可双双落败,被徐还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狼狈到了这个地步。

  现如今局势一片大好,主战似乎已成主流,对未来前景也都十分乐观。

  倘若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倒是真有可能收复东西二京,甚至是

  秦桧不敢想,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尤其前线领兵之人是徐还,自己的大仇人。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得逞。

  当完颜挞懒送来密信,提及金国有意和谈,请他制造舆论,游说宋朝君臣时,秦桧欣然应允。

  当此之时,和谈停战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宋军呈对峙局面最好不过,自己就是安全了,和谈之中也能大有所为,甚至更进一步。

  更重要的是,和谈停战之后,徐还就不能继续在领兵作战,威胁将大大降低。

  不用挞懒吩咐,他本人也会全力促成。

  官家赵构那边,想必也有厌战情绪了吧

  虽说是获胜,局势一片大好,但可是对大宋而言,并非对官家而言。

  收复两京固然是好,但到了那个时候,朝野民间是不是又该呼喊渡过黄河,收复河北,乃至燕云

  甚至是直捣五国城,迎回二圣

  昔年苗刘之变,一句“他日渊圣归来,官家当何以自处”可是赵构最大的心病。

  有些事情,哪怕全天下都乐见其成,皇帝却未必乐意。

  天下利,帝王弊,有时候就是如此无奈。

  而决策之权在皇帝手中,只要他不乐意,旁人徒呼奈何。

  再者,武将长期在外征战,手握重兵,皇帝岂能不心生忌惮

  相比于收复失地,皇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