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三六章 鞭长可及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一遭捷报到临安,全城欢呼已然习以为常。

  徐驸马不仅连续击败金国人,如今连西夏也打的抱头鼠窜,此乃前所未有之盛举。

  百姓对胜利总是欣喜的,士林对此也多有赞誉,朝臣们大都在点头,但皇宫里的氛围却没有那么好。

  胜利是好事,尤其是击败了西夏,收复了陇右、陕北等地,这是前面几代大宋帝王想做,但不曾做到的事情。

  单是这样一桩功绩,便足以骄傲,将来死后皇陵神道碑,以及史书评价上都可以多不少溢美之词。

  可战事持续,消耗的钱粮越来越多,加上给金国的岁币,朝廷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而且

  徐还的功劳和权力越来越大,大到让赵构开始有些不安。

  单单夺回陇右一事,如何封赏都是个难题。

  私下奏对之时,平章事秦桧道:“驸马征战有功,必当封赏,只是这爵位,如果要晋就该封王了。”

  秦桧将“封王”二字咬的略重,赵构听在耳中自然也就越发敏感,不由自主便陷入了沉默。

  封王

  异姓王

  封建时代,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对此心生忌惮,尤其是赵构这等自己没本事,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皇帝。

  见赵构如此反应,秦桧嘴角拂过一抹冷笑,轻声道:“官家,征战乃武功,武将之职当为封赏之首。”

  武将官爵是虚衔,封赏起来没什么太大压力。

  赵构点头道:“子归乃镇军大将军,那就升任为辅国大将军吧”

  “遵旨,臣这就着知制诰拟旨。”

  “嗯”赵构点点头,但心情还是略微有些沉重,辅国大将军是正二品,也已经快到头了。

  总不能将来封无可封,学李渊对待李世民那般,弄个天策上将出来吧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恐怕也就

  李世民可是干出了弑兄杀弟,逼迫父亲的举动,权臣的实力和野心一旦到了某种地步,让人不得不怕啊

  秦桧很清楚地把握到,官家疑心病又犯了,不着痕迹地叹道:“徐驸马出征也一年多了,想来也确实辛苦。

  不过西北之地,除了徐驸马,旁人恐怕还真的难以应付,光是那些骄兵悍将,除了徐驸马,恐怕也不会服气旁人。”

  赵构心中又是顿时一动。

  大宋兵制很复杂,统兵权、调兵权是分离的,而且将领调动频繁,为的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目的在于时间长了,将领熟悉军队,兵卒拥戴将领,成为不安定因素,毕竟当年黄袍加身的戏码就是这么来的。

  徐还出征也才一年多时间,但因其身份、能力、战绩功劳很快得到了兵将的认可。战场之上,杀伐之间,兵卒向来信任爱戴强者。

  西北如今有不下二十万兵力,各地将官调派驻守,都是徐还根据战事需要一手安排。

  某种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陇之地,将士恐怕只知徐还,而不是他这个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