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八亚洲领袖_新鸦片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八亚洲领袖

  宫墙外的鹅卵石路上停满了四轮马车,人们已经候在大门两旁迎接刘寄的到来。刘寄的马车穿过高大的牌楼在大门外停了下来,周围守卫的禁卫军在白雪中站立的笔直,一个个竖枪向刘寄行着军礼。

  魏源、王鼎、裕谦等一干大臣早已经等候在这里,他们恭迎刘寄下车后,跟随在刘寄身后往凌烟阁走去。

  刘寄默默地走在队伍的前头,林则徐的往事在他心头历历在目。中国之所以历经了数千年而仍然屹立在东方大地上,正是有了林则徐这样忧国忧民的栋梁之才,他们是中华文明的脊梁,是成就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精神。

  进入了凌烟阁的大门,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大道两旁矗立着石人石兽,神态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石像高大神武,默默地守卫着凌烟阁的主殿。在大道的尽头便是凌烟阁的前大殿,大殿前有一尊圆鼎正燃着袅袅的香烟。踏上大殿门口的台阶,殿内的情景一览无余。一道高高的朱红色的门槛,隔开了生者和死者。林文正公则许的灵堂便设在殿中,他的遗体穿着一品朝服躺在一口楠木棺材之内。

  刘寄站立门外向身后招了招手,两名抬着花圈的禁卫军军官肃然走了上来,他们将花圈放在了大殿的门口。此时一支由民乐组成的乐队奏响了起来。二胡哀婉缠绵的声音在其中尤为响耳,凄凄切切地调子让人悲从中来。刘寄站立在灵堂正中向林则徐的遗体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场的所有人无论爵位职位都埋低了头,待他们抬起头来,刘寄已经转身离开了。

  雪渐渐停了,雪地上踩出了一窜脚印,像是一幅寓意的画。刘寄出了凌烟阁的大门,缓缓向马车走去。在他身后是6军大臣裕谦一干人等。裕谦是最近调到6军大臣职位上来的,他地前人王鼎在林则徐走后改任吏部尚书。

  甘托克之战是他们谈论的主要话题。裕谦向刘寄详细地汇报着此战的情况。当刘寄听到生擒了英军统帅郭富时,他微微放慢了脚步向身后的裕谦问道:“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都已经进入了缅甸吗?”

  “臣下收到的电报是三天前第三集团军参谋长石达开来的。此刻应该已经接近英国边境。”

  刘寄又问道:“你说石达开建议扶植当地人对抗英军。”

  “正是。”

  刘寄冷峻的脸孔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向裕谦说道:“石达开这个建议不错,杨露蝉准了吗?”

  “回皇上,征寇将军准了,这不还了份电报回来。”

  从185o年的1o月份开始,英国殖民地印度境内地军队频繁的调动起来。各地的士兵如同涓涓细流一般汇集到加尔各答,至年底加尔各答如同一座大兵营。与此同时英属印度各邦都在紧急的动员民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