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七章 还皇位_史上第一姑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日之后,各地的军营和衙门,包括朝中的官员,开始纷纷上书,言如今大楚虽然日益富强,但北方和西方仍有强敌环伺,危机四伏,为安定社稷,请求楚皇易储。

  太子年纪尚幼,面对如此纷乱的国势,恐难以应付,唯有泰王正值盛年,老成持重,深得人心,又有军旅经验,又有治政经验等等。

  为大楚社稷计,陛下应仿效先帝,易泰王为储,方可保大楚千秋万世。

  楚皇虽然心怀杀机,但却也偏偏不能有动作。

  一则众臣上表,确实是从好的角度出发的……楚国太子确实太年轻羸弱了,扛不住外敌滋扰。

  二是上表的人太多,杀不完的。

  三是他的皇位也是从大哥手里得来的……这事儿楚皇占着理亏,他不能杀人,只能好说好商量。

  于是乎,在深思熟虑之下,楚皇召开了一次朝会,商议储君之事。

  朝会上,以兵部侍郎等为首的泰王集团,纷纷上奏:只有让泰王为储,大楚方能千秋万世,毕竟眼下国内虽然天平,但江南草寇尚未完全平定,且北方和西方尚有蛮夷虎视眈眈,若无强君,则必被欺凌,甚至有亡国之祸。

  但是以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为首的保守派,则是强调太子乃是楚皇之子,且在数年前就被立为储君,如今没有过错,却要无端被废,有失偏颇等等。

  群臣唇枪舌剑的争执了好久,僵持不下,几乎都要动起手来。

  若非是当着楚皇的面,估计大殿之上,已经有人要见血了。

  最终,两派臣子争执不出结果,只能向楚皇请谏,请陛下给出公断。

  毕竟无论他们怎么吵,这件事的最终决定权,至少是表面上的决定权,都在楚皇手上。

  楚皇来回看着群臣,突然道:“诸位爱卿的忠君爱国之心,朕已知晓,唉……此事确实是难啊,朕的身体如今日渐衰弱,说是朝不保夕也不为过,太子年幼且性格懦弱,这一点朕亦是知晓,若是太平盛世,以太子之纯良秉性,倒也不失为一位明君,只是如今强敌环顾,以太子的性子,确实……”

  说到这,楚皇又看了看泰王,道:“说起来,三皇弟倒也不失为一位好的储君人选,毕竟朕当年也是如此承大楚基业的……但三皇弟年纪也不小了,膝下爱子亦是年幼,只怕……”

  泰王听到这,心中有些憋闷。

  二哥这话说的,怎么听着有点想咒自己早死呢?

  却见皇帝向着后方一仰头,叹道:“若说年富力强,又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朕倒是还有一个人选。”

  众臣中,吏部尚书魏大勋迈步出班,道:“还请陛下明示!”

  楚皇幽幽一笑,道:“君子深知之以道,欲其自得知也……朕的道,乃是皇兄所赐,若无皇兄当年力排众议,传位于朕,何来今日之大楚盛世?时至今日,朕亦该完璧归赵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