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9章刀剑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倭寇的踪迹,乍一听,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还是那种大萌军民暴打倭寇海盗的故事。

  而实际上,这电影讲的是江湖故事。更准确一点,讲的是门派偏见,讲的是武行争端。

  大明万历年间,倭寇猖獗。戚继光、俞大猷两位将军战绩卓著,荡平倭寇。

  在战斗中,戚继光从倭刀的持法之中悟出玄机,改良了倭刀用法与形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军故去,天下安定,而倭刀的用法也渐渐失传,武林中也斥倭刀为邪门歪道,不予承认。

  主角便是当初戚家军中的高手,为免将军心血失传,于是挑战四大门派,为戚家军的倭刀正名。武林门派也顺势将其作为倭寇围捕。之后更请出第一高手裘冬月下山,二人对决。

  看着剧本,万年感慨万千。理念是真的创新,故事也是真的烂。

  动作设计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没有威亚,没有飞来飞去的高手,也没有一掌推出,风云变色的特效。就是真实的你一拳我一脚,对决的双方就是对峙,如同猴子一般不断的挪动脚步,寻找着对方的破绽,期待着一击必杀。

  而且,剧本里还有不少黑色幽默成分。最终决战里,主角跟裘冬月还有中场休息,休息过后便一击制敌。

  但是,瑕就是瑕,瑜就是瑜。

  理念再好,也掩盖不了剧本在逻辑和台词上的问题。这个剧本,说的好听一点,叫不太顺畅,说的难听一点,就叫逻辑不通,衔接生硬,台词装逼,镜头杂乱。

  总之一句话,8太行!

  不过,这种电影,能出现,就算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国内的武侠电影,基本已经走到头了。上世纪,胡金铨的诗意武侠,张彻的阳刚武侠,楚原的诡谲武侠,还有刘家良的硬派武侠,以及徐老怪的,姑且称之为修仙武侠。大家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解读,跟万花筒似的,把武侠这俩字变得五光十色,变化万千。

  后来,陈可辛的那部武侠还算是有几分创意,不过故事上存在太多的问题,压根禁不起推敲。徐百九在电影里,用科学解释武术的桥段倒是很惊艳。这也就造成这部电影前期精彩,后期无力,到了最后的决战戏份简直就是太监似的,完全没高潮。

  用针灸引雷,劈死大boss教主?你怎么不说徐百九有查克拉,最后用出一招千鸟把大boos给电死呢?

  徐老师的剧本固然很烂,但也算是给武侠电影创新了一个发展思路。

  从这个角度看,万年还是愿意参与一把的。

  所以,万年给徐老师的建议是,继续完善剧本。若是逻辑通顺的话,他一定参演。当然,绣春刀的武术训练他肯定参与,也算是给之后的电影打个底子。

  徐昊峰还建议把电影里靳一川的武术根底换成倭刀刀法,而丁修的武器刚好也是来源于倭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