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9章NewGeneration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公司的会议室里,万年穿着一身平常的衣服,没弄什么骚包的奇装异服,就是日常中的日常,像是跟宿舍下铺吹牛打屁一样随便。

  对面记者一头金发,毛发浓密,不像别的老外总是一脑袋发胶梳的整齐,反倒是散乱非常。便是带着顶鸭舌帽,下边的乱发都四处钻出来,特像个毛茸茸的鸟巢。

  这位有个惊天动地的名字,华莱士!

  当然不是那位华莱士,同名而已。

  “其实我上周就过来京城转了一圈,跟你的同事,还有一些导演沟通过,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

  华莱士抿了一口面前的热茶,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笑道,“我很喜欢喝茶,这种饮料不像是咖啡,更加纯粹也更加复杂,就像我对你的印象。”

  “谢谢!”万年礼貌一笑,并决定不把中文词汇里“绿茶”的引申义告诉这位国际友人。

  华莱士很是健谈,在采访之前先把自己的经历过了一遍。

  90年代开始当记者,从那时开始就关注国内电影,见过老谋子陈大导,认识贾科长、王晓帅,老贾当年去跟斯科塞斯见面的时候,这老哥还拍照来着。

  “先从电影开始吧,”华莱士道,“现在国际市场上普遍有一种印象,认为中国电影不再具备活力和创新,而是跟其他地方的电影一样,陷入了重复和模仿的窠臼。

  最开始,我们从张一谋的电影里看到了中国的农村,从陈凯哥的电影里看到了深厚的文化,李铵是我们中西之间的桥梁和翻译,侯孝贤跟杨德昌关注了城市的爱情悲喜,贾科长他们的第六代则展现了发展中阵痛的小城。现如今,中国电影跟好莱坞电影似乎没有任何的差别存在,你认为呢?”

  “不止经济有全球化,文化也有自己的全球化。恕我直言,西方人看到的中国电影,实际上是相当狭窄的一部分。第五代和第六代都有个相对统一的主题,他们经历过阵痛,对于某类题材有着自己的偏好。你们认为是特色,实际上则是他们的伤疤。

  如今不一样了,正如你所知的,中国市场是如今全球发展最快的电影市场,我们不可能为了要保证创新,或者所谓的特色而放弃去迎合最为广大的群众。他们喜欢的电影,主题是简单的,故事是明确且高潮迭起的,过于个人化就意味着无法大众化。”

  万年笑道,“即便是奥斯卡,在题材上也都大同小异,名人传记、种族冲突,乃至于美国梦,这都是相当固定的套路。全世界都是这样,成熟的审美必定是趋同的,你们的所谓活力,实际上只是比较新鲜罢了。”

  “很高兴你说到了奥斯卡,”华莱士笑道,“还没恭喜你拿到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我想想,你是不是最年轻的奥斯卡获得者?”

  “应该不是,至少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