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大丈夫当如是也!

  许多年后,当后人修史的时候,也为朱允熞在金陵十八坊的这番讲话,记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代科技文明,就在这一天,翻开了新的篇章。

  十几万工匠汇聚金陵十八坊。

  其中不乏天资横溢之辈。

  只是一直没有给他们展现的舞台,表演的空间。

  无数可能成为重大发明的思想萌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被扼杀在摇蓝。

  而现在,朱允熞给予了他们发展的土壤,施肥成长。

  于是,就有了无数的科技发明,就此孵化而出。

  金陵十八坊,也因此有了许许多多记载于历史,写进后世教科书的名字。

  当然,所有的名字,所有的记载,所有的传奇,都绕不开一个人。

  朱允熞。

  此际的他,已飘然离开十八坊,带着马和,前往金陵的另一处至关重要之地——龙江宝船厂。

  朱元璋在早期起兵的时候,便往往依靠水军作战。

  正是强大的水军,奠定了大明建国之基。

  定都南京,一个非常大的原因,也是由于这里临近长江,便于水运,交通方便。

  故而,大明开国之时,就非常重视造船业。

  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设造船厂。

  而金陵的龙江宝船厂,又是大明最大的造船厂。

  建制完善,人员配备齐全,管理科学,也是如今这个时代,全球最大也最先进的造船厂。

  领先全球至少一百年以上。

  朱允熞来到这里后,工部主管的官员慌忙出来迎接。

  朱允熞带着马和,参观了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造船厂。

  虽然是从后世穿越而来,见惯了大型机械和船舶,但真正近距离见到大明制造的大型宝船时,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

  长达四五十丈,宽达数十丈,高也至少有七、八丈。

  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竟能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宝船,当真是匪夷所思之事。

  工部官员介绍宝船的性能,造船的种种技术,朱允熞不时的点头。

  马和一直跟在他的身旁,此际也是瞪大了眼睛。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了,目光都挪移不开。

  朱允熞察觉到他的激动和异常,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

  这也是正是他带马和来此地的目的了。

  待到参观结束之后,朱允熞才让官员召集工匠,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改进造船技术,主要是风帆。

  他提出了三角帆和斜桁帆,也是软帆。

  虽然大明的横帆也非常不错,但需要逆风航行的时候,三角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斜桁帆则是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风向和气候多变的环境。

  当然,朱允熞对这些也是一知半解,只是稍稍有些了解。

  在提出了设想之后,就丢给工匠们自己去思考了。

  具体用不用,如何用,他也没有做强制性的指示。

  这方面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