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老朱的谈话,朱家的根本利益所在!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老朱的谈话,朱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黄子澄的案子,你打算如何处理?”

  闹腾了一天之后,众官员皆退去,只有朱允熞还在宫中。

  老朱令左右侍候的人尽皆远退,留着孙儿说些体己话儿。

  在朱允熞回京之前,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早已用密奏的形式,将许东江收了黄子澄的信,拒绝让太孙殿下进城的事,添油加醋的细细上禀了老朱。

  他十分痛恨许东江的行为,对自己没有叫开嘉兴城门之事耿耿于怀,信中所用的措词,自然也十分严厉。

  “皇爷爷的意思呢?”朱允熞没有回答,而是斟酌着问道。

  “咱对他不薄啊!”老朱感慨叹道:“咱还想着,待咱龙驭宾天之后,让他辅助你治理朝政,做顾命大臣。”

  “想不到,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不但不报恩,竟然不惜以大明百万无辜百姓为代价,只为了对付咱的孙子,恶毒至此,就该灭九族,千刀万剐。”

  说到最后,他已是咬牙切齿。

  “你为何当时不直接将他斩杀,却要将其捉拿,戴枷示众,再关入锦衣卫的诏狱呢?”

  老朱似是很不解。

  这种人,直接千刀万剐就行了。

  朱允熞淡淡一笑,道:“区区一个黄子澄,万死不足惜。要杀他什么时候都可以,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老朱双眸中精芒闪烁,看着他道:“伱是要将黄子澄握在手中,引而不发,打击朝中的文官势力?”

  朱允熞点头,道:“孙儿正有此意。”

  黄子澄他是一定要杀的。

  但仅仅杀一个黄子澄,能解决文官集团的问题吗?

  即使是设立了咨政处和军政处,让天子实现彻底的乾纲独断,仍然很难。

  究其原因,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去执行。

  而只要是人来做,就会有漏洞。

  不管制定的时候,制度看起来多么完美。

  后世的清朝能让文官无法兴风作浪,除了设置军机处,建立密奏制度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清朝是外族,依靠的是八旗贵族,而不是文官。

  即使是在八旗子弟丧失军事战斗力之后,八旗贵族仍然控制着中枢,掌握着朝廷的大权。

  军机大臣,各部尚书,地方督抚,大多都来自八旗贵族。

  清朝的皇帝,依靠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自然能轻松压制文官。

  但大明不一样。

  眼下能压制文官集团的,只有淮西勋贵。

  可老朱定的方针,就是削弱打压他们。

  老朱轻轻摇了摇头:“皇爷爷曾和你说过,文官无论怎么做,也威胁不到咱老朱家的皇位,故而,文官要防,但也要用,你真正需要小心的,还是武将勋贵。”

  “此番你率新军出征,一战而定倭寇,立下不世之功,万民称赞。可在那些武将勋贵眼中,恐怕已引来更多的忌恨。”

  “你还要借用文官来对付他们,不能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