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章 复杂的朝局,文官和勋贵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章复杂的朝局,文官和勋贵

  是日,中旨出。

  封朱允炆为衡王,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熞为南王。

  消息传出,满朝震动。

  朱标的三个儿子一起封王,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说明陛下已经决定,未来的储君,必定是从三人当中挑选。

  否则,仅以故太子的身份,他的儿子,只能有一人封王。

  而且,此次册封,与其他皇子封王不一样。

  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三人都没有明确的封地,朱允熞更是仅有七岁,还没有到十岁封王的年龄。

  这也是从未有过的事。

  同一日,圣旨下,应天府尹顾宽失职,着即刻免职,由南王朱允熞暂领应天府。

  ……

  黄府。

  黄子澄住处。

  “黄先生教我!”朱允炆面色焦急,向着黄子澄深深一拜。

  眼下方孝孺已然离开应天府,他所能求的,也只有黄子澄了。

  此时的黄子澄,是太常寺卿。

  在朝堂上,亦称得上位高权重。

  何况黄子澄本就是江南士族的代表,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江南士族豪门。

  今日圣旨一下,朱允炆已是心急如焚,连忙来向黄子澄求教。

  “皇长孙暂且莫急。”

  黄子澄让其坐下,摸了摸胡须,沉吟稍许,道:“陛下并没有直接立南王为太孙,事情便还有回转的余地。”

  旁边的兵部左侍郎齐泰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越过儿子,直接立孙子为储君,本就是古所未有之事。”

  “若是再废长立幼,朝野上下,皆难称服。”

  “陛下虽有意立他为储君,却也不得不顾忌这样做的后果。”

  朱允炆神情沮丧,道:“我原以为,二叔和四叔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却万万也没有想到,二叔身死,四叔也不被提及,最后竟是我这个亲弟弟要被立为储君。”

  他轻轻顿脚,道:“四弟与我是一母同胞。于私,他继承大位,我这个当哥哥的,本该高兴才对。”

  “可四弟不过七岁之龄,虽然聪慧,又如何能驾驭得了那些勋贵悍将。”

  “再则,四弟也不知从哪里听了别人的妖言,定要加征商税……此事……”

  他轻轻叹息,言语间颇有爱之深,责之切的意味。

  不愧是表演系的天才。

  即使眼前只有自己的心腹黄子澄和齐泰,并无外人,仍不忘表演血浓于水的温馨亲情。

  “天子之位,乃上天授之,难道还能相让不成?”

  黄子澄斥责道:“皇长孙存仁义之心,重感情,这是好事。但大位之争,事关江山社稷,万不可存妇人之仁。”

  朱允炆本就没有相让之意,只不过表演一下仁义之心,当即顺势拱手道:“黄先生说得极是。”

  “眼下的局面,皇长孙所要做的,便是稳坐钓鱼台。”

  黄子澄道:“陛下若是直接立他为太孙,则朝野上下,必群起而反对。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