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8【货币问题】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都是好钱,为了陪皇帝买东西,专门用银子在钱庄兑换的。

  大明历史上,质量最好的铜钱,主要有金背钱、火漆钱和镟边钱三种,而且全都做了防伪处理。金背钱表面涂铜粉,鲜亮如金币;火漆钱表面被熏成黑漆状;镟边钱是在铜钱边缘,有一道特殊镟纹。

  这三种铜钱,都工艺精美,用料十足。

  就拿金背钱跟新中国五毛硬币相比,金背钱直径是五毛硬币的两倍多,厚度刚好是五毛硬币的两倍左右。是不是跟你印象中的铜钱有点不一样?

  但是,这三种好钱,如今都还没问世。只有南京宝泉局的铸钱,有些类似于金背钱,被民间呼为“金背”,而且只在南直隶辖内流通。

  “二郎盯着铜钱作甚?”朱厚照突然问。

  王渊笑着回答:“臣还是第一次使这等好钱,南京的铸钱比北京更精美。”

  朱厚照对此毫无兴趣,只说道:“铜钱再好,也没有金银好使。”

  王渊摇头说:“升斗小民,皆赖铜钱为用。”

  朱厚照说道:“但内府和户部收关税,只收银子,铜钱运到京城多不方便啊。”

  不但关税押解进京,全都得兑换成银子,便是官田粮赋都得兑换成银子。这种兑换,内含“火耗”玄虚,已经成为无数官吏的捞钱手段。

  张永突然说:“公子,内府和户部,也是要使铜钱的,全收银子反而不足供给。”

  “是吗?”朱厚照迷惑问。

  张永笑道:“正德三年,司钥库和承运库的铜钱便不够用了,还是老奴建议发天财库和布政司库钱,才解决当年的军饷和俸禄问题。”

  如此大事,朱厚照竟然毫无印象。

  司钥库由太监掌管,京营士兵的粮饷,便是从司钥库拨给,财源来自各地关税和工部铸钱——如果遇到打仗,作为战时需求,会让户部来出钱。比如王渊练兵便是户部给粮饷,剿灭刘六刘七之后才改由太监发饷。

  承运库由户部掌管,文武百官的俸禄,即由承运库来开支,财源也来自各地钞关和工部铸钱。

  弘治朝以前,关税都是钱钞兼收,军饷俸禄也以发粮为主。弘治皇帝对此进行了改革,关税押解进京必须给银子,彻底将大明宝钞废弃,中央甚至不再收铜钱。

  同时朝廷开始铸钱,并发放洪武、永乐、宣德三朝积钱,让地方收税至少旧钱(前朝所铸)、制钱(大明所铸)各半,没有制钱的旧钱二抵一。为啥制钱稀缺?因为在很长时间内,大明官方都不铸铜钱,勒令百姓使用宝钞。

  这些改革,初衷是好的。

  中央只收银子,是因为押解铜钱进京太费事儿。让地方收纳铜钱,是想彻底废除宝钞,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但到了朱厚照当皇帝,仅仅十多年时间,这种改革就遇到尴尬局面。

  因为中央只收银子,而给官员发俸,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