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章:职场上的心眼子和家长里短_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非常直白了。

  几人均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只不过内心却颇不平静。

  他们总感觉成为了齿轮的一份子,给一双无形的手推到了规划好的方向。

  先给你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紧接着给你画个未来发展的超大饼。

  最后把工作上的难处、痛点列举起来,再告诉你,能者上,不行下。

  有野心的人、有职业发展规划的人,肯定会把握这次机会,努力“证明”自己。

  哪怕是胸无大志,随波逐流的人,也会被这个大势强行裹挟着做应该做的事情。

  上千年前,陈胜吴广所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这种心态。

  都是两個肩膀扛一个脑袋,凭什么别人职务比你高?现在公平竞争了,我工作也做的并不比你差吧?

  在场年轻职工居多,提干的大饼一画,后顾之忧一解决,马上变得像求偶的公鸡,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直接就开始了羊城工作如何开展的大讨论。

  小海说干脆只要四九城过去的职工,统一培训,自己人用的也放心。

  石头觉得开分厂可以,最好不要和羊城地方的人打交道,以免起不必要的生意冲突。

  就连于莉和阎解成也不甘示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只是他们的想法成熟了些。

  说是保卫科做保障,老员工做骨架,慢慢招进志同道合,认同目前企业管理制度的职工,不要太高调,闷声发展云云、

  侯楚见他们开始了大讨论,也时不时插几句,解释起了大概的想法:

  原来,钢瓶厂算是东城本地企业,街面上的事情有王主任、高达他们帮忙上通下达,天塌下来有高个子轧钢厂顶着。

  再不济,一机部的钟总工、匡老爷子,还有侯楚的导师余教授能帮忙说上话。

  毕竟他们因为钢瓶厂的发展受到了不少正面的影响,比如王主任,就解决了几百个青年的招工,这背后可是能辐射几百个家庭的。

  高达他们也是如此,青年都去上班了,街面上消停点,他们工作也不会这么辛苦。

  老钟、匡正衡那边也算是同理。

  要是钢瓶厂黄了,他们可受很大影响。

  其实侯楚自己也知道,搞了这个钢瓶厂,平时得罪人可不少,可现在为啥做事情阻力这么小?

  因为他用的是做大蛋糕的思路,很少和旧的生意起冲突。

  有事一起做,有钱一起赚,有成绩,有功劳不吃独食,一来二去,他在四九城的风评还不错,很多人都知道一机部有个姓侯的年轻人是个人才。

  就和做生意一个道理,有风险又高收益的项目,看看能不能让愿意承担这部分的人去做,自己就在后面混个脸熟,顺便捡点漏。

  这个叫做闷声发大财,有收获实际好处就行了,不管这个是于公还是于私的。

  可去了羊城就不同了,人生地不熟,还距离总厂这么远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