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采风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响应党的召唤,各地各单位都积极投入支农任务。

  而关于江南的农业,再没有什么比“双抢”更重要的时刻。

  为了“双抢”,全县工厂在不影响生产计划的前提下,停工三天,全体工人去帮助农民收割早稻,抢种晚稻。

  而这些工人如何组织起来,却是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便是民兵团,不对,是民兵师出马的时候到了!

  在接到地委组建民兵师的命令之后,陈善平和曹保义立刻行动,统计全县各个乡镇、街道的居民情况,剔除掉不合格的,比如年纪太大或太小,以及出身不符合条件的人,将剩下的人全部组织起来,上到50下到16,一个不落全部编民为兵,

  只用了短短7天,就竖起了小县城民兵师的旗帜,

  这也是全省第一支民兵师。

  民兵师成立后,第一件工作,就是帮助农村进行“双抢”。

  鉴于现在的农村形势,各个公社自己就有相当大的组织能力,所以基层的民兵组织,也就是隶属于公社的那些民兵,便就地听从公社的统一安排,可以不被征召,

  但镇上和县里的非农居民,就需要全部按照编制集合,再根据各个公社的劳动力情况,将人分派下去,帮助抢收抢种。

  在这种大背景下,包括红星棉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也接到了返校的通知。学校大操场上,马校长站在旗台上,手里拿着铁皮喇叭,用富有节奏的声音说道,

  “同学们,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支农,虽然你们是小学生,但是也不能自甘落后,我们不能收割稻谷,但是可以捡稻穗,我们不能晒谷车谷,但是可以守谷扫谷,

  双抢不过立秋关,拼死拼活抢着干。上午是黄稻,下午见青苗。

  我们要为国家的粮食丰收尽一份力,现在命令,按照班级为单位,全体都有,出发!”

  然后,教高小主课的郑老师打出一面旗帜,“棉纺厂职工小学”,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

  后面的学生由班长举着小红旗,上面绣着年级号,排列整齐跟在后面走出校门,

  包括马校长在内的所有老师、校工,也都收拾妥当,头戴草帽身穿短衣手持镰刀,一副上战场的姿态。

  陈建国走在三年级的队伍里,前面是马文英和赵跃民,旁边是袁天,后面是林大河,

  刚出校门没多久,赵跃民就闲不住了,“马文英,你知道我们是要去哪里吗?”

  然后就被马文英怼了回来,“闭嘴,不许说话。”

  赵跃民瘪瘪嘴,回头看向陈建国,“陈建国,你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吗?”

  陈建国正在注意观察这些学生的动态,想着有哪些可以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便漫不经心地回道,“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吗?”

  赵跃民顿时惊了,瞪大眼睛说道,“王老师没有跟你说吗?”

  陈建国转头望去,王婉茹走在队伍旁边,时刻注意学生队伍有没有变形,那模样比其他老师都要认真,

  看到她这样子,陈建国不禁轻叹一口气,

  没办法,就算大爷爷是民兵师长,也不可能破格招她成为民兵,

  除非是曹保义和地委都同意修改政策,

  但那是不可能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