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艰难回家路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耳东在哪里?”

  那种场面,大概就跟某位很受欢迎的大明星坐高铁,突然被人发现了差不多。

  但现在接站的可不是职业粉,而是省文联和省作协的人,

  很快,有眼睛尖的就发现了人群中的三人,当即便大喊,“耳东在那里!”

  然后一群人呼呼啦啦围上来,

  之前见过的一位作协什么主任,拉着陈建国的手就满脸激动地说道,“耳东同志,你给我们全省人民长脸了啊!你的全程讲座通过电视台在全国播出,还有受到李先生亲切接见的消息也上了新闻,……”

  后面说了什么,陈建国完全没听清,他就是感觉有点吵闹,以及有点迷糊,

  什么时候上电视的?什么时候上新闻的?

  我怎么不知道?

  就在火车上待了二三十个小时,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迷迷糊糊的,感觉有人在抢他的行李箱,顿时吓了个激灵,赶紧将行李箱拽紧,

  随即便看见两人对着他笑道,“耳东先生,您的行李我们帮你拿吧!”

  “不用不用,谢谢,我自己来,”

  陈建国提着两只大箱子,满脸懵逼地被十几个人簇拥着,分开汹涌而至的人群往外走,

  对了,沈部长和欧师傅呢?

  他回头张望,却没发现人影,算了,反正宝贝在自己手上拽着,他们也丢不了,待会儿再说吧。

  好不容易出了火车站,他便被请上一辆小轿车,和后面的两辆轿车一起往外驶去。

  不一会儿便到了省文联大楼,廖主席早已经等在大门口,比上次亲自出来迎接还夸张,

  上次至少没有在外面干等着吧!

  陈建国脑子晕乎乎的,被他们拥着进了办公楼礼堂,等他在主席台上坐定,整个人才突然打了个激灵,回过神来,呆呆地看着旁边的廖主任,

  “您说什么?”廖主任和颜悦色地笑道,“我是说,请你给大家讲一讲,李先生接见你的经过,他老人家都跟你聊了些什么,对你,对大家有什么嘱咐的话语,都说给大家听听,”

  顿了一下,又赶紧说道,“当然,只说能说的就行,不能说的就不用说了。”

  直到这时候,陈建国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当即深吸了一口气,恍然大悟地说道,“哦,您是说李先生是吗,对,李先生确实接见过我,不过没有聊什么特别的事情,都可以说,”

  随后坐正身子,看向下面礼堂里黑压压的几百号人,

  这时候他也不说不能坐主席台、要站着讲话了,因为他现在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身后,有一道身影在闪闪发光,

  随即干咳一声,正色说道,“我第一次见到李先生的时候,他老人家给我的印象就是非常和蔼、非常亲切,声音也很温和慈祥,……”

  下面的人听到这话,立刻开始鼓掌,神情也格外激动,包括坐在第一排角落里的沈部长和欧德丰,哪怕已经听过好几回,也死劲地拍着巴掌,比其他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掌声停歇,陈建国继续说道,“要说李先生和我谈的具体内容,其实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大家都知道,李先生特别关心咱们老百姓的生活,……”

  在省城被半路拦截,到文联做了一次报告会之后,陈建国便有了心理预期,

  所以在他被廖主席的专车送到地委,又被孙副委员拦住,到地委礼堂做报告的时候,已经非常坦然,

  “他老人家问了我很多与学校、与农村、与工厂有关的问题,我也都据实回答,这三个地方我都不陌生,本身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我父母家人也都是普通的工人,

  另外,我们小县城虽然是历史古城,但是由于水路纵横,交通并不方便,所以条件不是特别好,每到农忙时节,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到公社中去帮忙干农活,5年前的踏板打谷机,也是在帮忙干活的时候设计出来的,所以我对农村也不算陌生,

  于是我就按照自己生活的情况,如实向李先生做了汇报……”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