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8章 收编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难决定的事,也终究还是要定下来。

  等到3月份,终于有两支车队开进了小县城,

  车队从省城开出来,经过地委到达小县城,一支越过县城沿着长江大堤继续往西走,直奔十公里外的三峰岭,另一支则顺着建设路,开进了早已准备就绪的车辆厂厂区。

  车队通过的时候,满大街的人都在看,

  看着一辆辆解放大卡车,袁天眼睛都直了,“我这辈子见过的车都没有今天一天的多!”

  马文英呆呆地点点头,“我也是。”

  梅映雪更是惊得说不出话。

  陈建国抿着嘴瞟了他们一眼,“那你们这辈子挺短的。”

  他对车辆厂不感兴趣,反正不管怎么变,也无非就是些人力车,难不成省里还会搬一个机动车厂到这里来?!

  相比之下,他还是对这些大卡车更有兴趣,

  目前来说,这种车可能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巅峰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上去摸两把。

  如今除了一些小打小闹、主打修理和拼装的汽车厂,真正的汽车厂只有一家,那就是在苏联援助下建立的长春一汽,解放大卡车和红旗轿车就是一汽的拳头产品,

  除此之外,可能也就只有少量生产东方红轿车的北汽还稍微有点看头,

  但即便是北京汽车厂,这时候也还在紧张地研发我国第一款越野车,

  61年苏联专家撤回后,嘎斯69也断了货,为了满足我国军用越野车的需求,当时上级便将“研制军事指挥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下达给北京汽车制造厂,随后北汽在东方红轿车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5种参数,最终选定bj210c型,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bj212的前身,

  可是到现在,bj212都还没有开始量产,距离成为后来横跨三十年的国民车,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至于二汽,

  嘿嘿,托“三线建设”的福,这个在1952年就提出的设想,终于在下马两次之后,第三次进入到上级的视野。

  早在1952年底,一汽建设方案确定之后,李先生就提出“要建设第二汽车厂”,次年一机部,就是主管汽车局的第一机械工业部,便开始了筹备工作,最开始是将地址选在武汉,当年的大汉口可不是一般的牛,放眼全国也是一等一的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在这里建个汽车厂,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但是,因为处于空袭圈,放弃,

  然后换到成都东郊的保和场一带,甚至还在牛市口附近建了近两万平米的宿舍,就等着人过去开工。

  结果黄了,专家组解散,一千多名干部被分配到全国各个汽车厂、机械厂,甚至还有去锅炉厂的。

  这就是“一上一下”。

  58年“跑步前进”的时候又提出来要建二汽,这次是放在湖南,甚至还办了一个800人的技工训练班,

  然后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