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8章 语言不通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字脸,长着一张颇为圆润的鹅蛋脸,便显出三分秀气,

  肤色不白也不黑,很健康的古铜色,一看就是个高大英俊帅气有才华的美男子,

  然后就没了。

  至于有才华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得去问三位女同志。

  火车到站,车上呼呼啦啦下来一大群人,不等所有人出站,又发出一声长鸣,继续往前开去,显然固阳站还不是终点。

  固阳火车站只是一个小站,月台小,站前广场也小,两者之间更是只有一排不长的平房屋,更远处是一排高高的铁丝网。

  出了火车站,便有人上前组织喊话。

  坦白说,这一刻陈建国是懵的,

  不止他一个人懵,随便扫一眼,几乎所有人都在两眼发懵,

  原因很简单,听不懂啊!

  同样是江南,陈建国勉强能听懂一点点长沙话,但这个固阳话,他听在耳朵里真跟外语没多少区别,

  难不成我都下乡了,还让我再学一门语言?

  张大嘴望了望,陈建国突然眼睛一亮,转身看了看正不知所措的夏亚楠三人,指着不远处一块木标牌说道,“灵溪公社在那里。”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夏亚楠长长地松了口气,“还是你聪明!”

  说着便双手提着大木箱往那边走去,李友和吴小燕也背着包裹,紧跟在她后面,

  陈建国不由得笑了笑,还不错,没有一些干部家庭子女的娇气,能吃苦耐劳,看来就算分到一个生产队,也不会有太多麻烦事。走到灵溪公社的牌子前,夏亚楠直接将自己的证件递过去,

  那里有一个工作人员,接过她的证件看了看,顿时给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然后又是一通听不懂的话!

  陈建国这时候突然想起来,不知道会不会是因为语言不通,上级才考虑让全国的知青们就近插队的呢?

  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听不懂话很麻烦的好吧。

  那人说了一大通,见四个人都只是尬笑,不为所动的样子,一时间也失了神,

  咋搞?

  陈建国摸了把脑袋,随即从旅行袋的外口袋里翻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送到他面前,

  那人顿时醒悟过来,拿起笔就开写,

  用纸和笔交流了半天,终于搞清楚报到流程,而这个时候,陈建国身后已经聚集了一群人,

  转身看了看,陈建国呵呵笑道,“你们都是去灵溪公社的?”

  所有人一起点头,

  有个男的明显有些犹疑,说道,“你是知青,还是社员?”

  陈建国举起笔记本,“我也是知青,语言不通,只能文字交流了,不过我已经弄清楚大致流程,咱们跟着徐队长走就行。”

  说着转身介绍那位皮肤黝黑的汉子,“这位是灵溪公社龙山生产大队第6小队的队长徐德才徐队长,龙山6队,就是我们的知青点,目前灵溪公社也只有这一个知青点,去灵溪公社的都跟着徐队长走就行。”

  有了人带头,一群人便跟着徐德才往外走去。

  说实话,陈建国这一刻还有点哭笑不得,

  正常来说,知青到了地方之后,是先到公社报到,办理各种手续,比如落户、领粮食本、领各种专用票据,然后各个生产队的再到公社去接人,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接就是生产队的队长过来县里接人,这就有点不合规矩了。

  但到了地头也没办法,只能按照人家的规矩走,

  不过这个时候倒是不用担心被骗,既来之则安之,跟着人走吧。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