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三三制战术_抗日之铁血八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峰山。

  特务营回到陕北后的最新驻地。

  距离中央军驻守的韩城只有不到二十公里,山脚不远处就有中央军哨所跟堡垒,卡在官道上,以达到封锁陕北,不准红军进出的目的。

  虽然公路沿线的哨卡上驻扎了一个连的中央军,后方不远处的韩城驻扎了一个加强团的中央军,而中央军又是中国所有军队中装备最好的部队,但在唐林眼中,他们在红军周围修建的封锁线仍然漏洞百出。

  也许是因为红军刚到陕北不久,一路追杀过来的中央军还没时间在苏区周围大量修建堡垒。

  反正王峰山对面的中央军只在一些交通要道上驻扎了部队,连好多小路跟山路都没有封锁。

  而这就给了特务营大量可乘之机。

  只要唐林愿意,随时可以摸到中央军腹地活动。

  因为各种各样的局限性,这时候的红军在战术战法上远不如几年后的八路军。

  唐林拥有后世几十年的作战经验跟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付这种简陋的封锁线肯定不是问题。

  几年后,装备低劣的八路军面对日伪军封锁都在战场上打得游刃有余,自己把那时候对付小鬼子的战术战法拿过来对付中央军,肯定小菜一碟。

  搞清楚周边敌人分布后,唐林就把精力放在部队训练上。

  只有把部队训练好,新兵早点儿融入部队形成战斗力,特务营才有实力杀到中央军腹地去执行作战任务。

  …………

  王峰山一连驻地。

  连长杨兵正带着麾下一百多号战士进行战术动作训练。

  战士们以班为单位,端着枪,成散兵线朝目标发动突击。

  步兵班内部几乎没有队形可言,九个战士全部散在班长身边,班长说啥就是啥,没有任何配合,一窝蜂向前冲。

  更重要的是,眼前一百多个战士在进攻过程中几乎没有做任何战术动作。

  唯一能称得上战术动作的就是弯着腰,眼睛目视前方,随时准备卧倒趴下……

  前段时间自己一直忙于打仗,基本没关注部队训练的事儿。

  今天认真一看才发现:部队训练不仅有问题,而且还有大问题。

  脑子里迅速浮现出几年后开始在解放军中大力推广的“三三制战术”。

  那是一种起源于八路军,成熟于解放战争,并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大力推广的进攻战术,非常厉害。

  要是自己能提前几年在红军队伍里推广这种进攻方式,将来红军在战场上肯定所向匹敌,无往不利。

  “停下来,所有人都停下来……”唐林一脸凝重走到训练场旁,对着正在进行攻击训练的一连大声命令。

  “营长好……”连长杨兵这才看到突然出现在训练场的唐林,赶紧跑过来问好。

  “一连正在进行攻击训练,请指示……”

  唐林没有接话,而是一脸严肃反问:“如果你们进攻的高地上架两挺重机枪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