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想搞事的吕武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廊的尽头又有一扇大门,打开之后能看到一排排的兵器架,许多的战戈竖着插在兵器架上面。

  这些战戈的“戈”都是使用铁来打造,只是还没有开锋。

  华夏文化圈的列国,目前的主流兵器就是战戈,又分为长、中、短三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定用途。

  杆的长度为八米的战戈,一般是给战车兵使用。

  杆的长度四米的战戈是用来冲锋破阵。

  两米长度的杆则是进入混战时使用。

  因为战戈是主流兵器,吕武决定使用铁来打造兵器,生产最多的武器肯定是战戈。

  “我果然是太忙了!”吕武看到仓库里面的情况,储备方式浪费了太多的空间,自嘲了一下下。他对卓说:“卓,平时可以将‘戈’与杆分开,‘戈’泡上油脂装箱,‘杆’成捆储备。”

  一个兵器架插着二十杆的战戈,整个仓库放上近百个兵器架就没空地了。

  这样不但浪费了太多的空间,武器也是直接曝露在空气中,时间一久肯定要生锈的。

  卓对吕武的任何交代都会用心记住,再无条件执行。

  接下来,吕武又去了另外的几个仓库。

  家里储备了多少武器,又是一些什么种类,吕武其实能查到数据。

  比如战戈,自他在进入冬季前下令大肆制造,一个季度过去,再加上以前两年的储备,数量方面达到了四千三百杆。

  去年参加战争,吕武给自家的武士列装了一些矛,得出的结论是长矛兵的作用没那么大。

  他绝不认为长矛兵没用,只是数量不成规模,比较难显示出威力。

  春秋战国,乃至于是到了西汉,战戈一直是华夏军队的主流兵器。

  后面是怎么被淘汰的呢?

  吕武自认对冷兵器作战的了解不多,有心对军事进行革新,却是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

  他这一次会带四十辆战车和一千五百名武士出征。

  战车经过了改良,增加了车轴,也能刹车,再来还在车轮的车軎部位加了一点小玩意。

  这个小玩意就是全金属结构的“棘”。

  说白了就是横出去转动起来,利刃翻滚的杀伤性横杠。

  同时,鉴于之前的“轸”,也就是车壁木栏脆弱,给包上了一层铁皮。

  老吕家武士的列装会被吕武干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一千五百名武士,吕武给的武器要求是,一百五十人列装铁皮塔盾,再给配发了战刀;三百名武士使用杆达到八米的长矛;剩下的全是战戈兵。

  现在并没有“刀”这个字,尽管是刀的造型,还是要称乎为剑。

  同时,吕武拿出了六百套金属甲,以胸甲的款式数量居多,少量的环片甲。

  等于说来来回回地尝试,取一个适应值,吕武还是觉得胸甲制造工时少,成本也合适,又大批制造了胸甲。

  他还想做一个新尝试,也就是制造出小圆盾和战刀,再研究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