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太特么操蛋了!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国环顾四周之后,发现许国这个小老弟很合适啊!

  许国是楚国的附庸,只差一步就被吞并的那种。

  本来还在商议怎么救援秦国,讨论来讨论去就是没拿出一个决定的楚国君臣,一听自家都快放进嘴巴的“肉”被郑国拿刀在剁,瞬间给爆炸了。

  一场被迫反击在楚国使者嘴巴里被说成是,为救援秦国才出兵。

  因为距离的关系,再来也是难以证实真相,秦国信了。

  只是,不管楚国为什么而出兵,攻击晋国新收的小弟是事实。

  等待消息传到联军处,本来以为能大大收获一把的郑君,包括在联军的郑国臣工,他们肯定不愿意继续待在麻隧,必然是要回师救本国于事危累卵。

  联军是以晋国为主力,其他列国只能算是一个添头。

  可是郑国一旦真的退出联军,还是会对这一场战役造成不小的影响。

  这一次晋国的“新军”长驱直入杀进秦国腹地,给秦国造成的恐慌难以估量。

  秦国国内不得不思考一点,是不是前线已经战败,才会让晋国“新军”轻易杀进来。

  如果“麻隧之战”秦军一方败了,他们又必须思考到底败得多惨。

  要是秦军主力被完全歼灭,哪怕没有晋国“新军”杀进来,秦国基本上也是完犊子了。

  失去主力的秦国,起码要花一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喘过气来。

  前线的主力被歼灭,又被晋国“新军”杀进腹地大肆攻城掠物,秦国是不是要花三代人的时间来舔伤口?

  中原三十年为一世(代),那就是上百年的时间中,秦国只能憋屈地窝在秦川!

  不止秦国境内的秦人不知道“麻隧之战”进程怎么样。

  深入秦国腹地的“新军”,一开始还能断断续续接到一些新消息,后来消息也断了。

  这个是距离产生的制约。

  毕竟,野外满是各种动物的年代,又是深入到敌国的腹地,派出少量的人手容易失踪,派出大队人又不合适,消息互通方面就被迫终断了。

  “秦军统兵将领是杜回。”韩起看向了魏相,笑嘻嘻地说:“他与魏氏乃是故交。”

  对,还是不打不相识的那种。

  有了“结草报恩”这个典故在,明明是很惨烈的战争,却被杜氏和魏氏玩出了花样,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美谈或雅事。

  吕武不知道什么情况,好奇地问了一下。

  他听完觉得,这大概是战争史上,一次近乎于完美的“公关”措施了。

  有这么一支秦军吊在后方,进行撤离的“新军”其实有点难受。

  去邀战吧,秦军很直接地来个向后转身。

  想迂回包抄,导致“新军”耽误了行军进度,秦军还是来个向后转身。

  打又不打,脱离又不脱离。

  每天驻营后,吕武都要小心来自秦军的夜间偷袭,很烦人的!

  这种状态一直到“新军”抵达泾水西岸的“侯丽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