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又一个大人物死了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是很明显的事情!

  两个郑国“军”被夹在中间,他们既要面对晋国下军的推进,跟晋国下军打完还有晋国中军。

  子耳当然也看出了晋国下军的不对劲,他更知道晋国中军是什么成份。

  晋国中军历来就是主力,是那种不管在什么时期,无论从装备还是兵源构成都相当过硬的级别。

  阴氏崛起之后跟谁交战都没有输过,考虑到阴氏兼并了郤氏和栾氏,能打也就不显得奇怪。

  当然了,吕武领导下的阴氏绝对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已经一再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

  所以,战场上的两个郑国“军”能扛住不对劲的晋国下军又怎么样,后面还要跟阴氏和范氏组成的晋国中军硬碰硬?智商正常都预料到郑国两个“军”会有什么下场。

  那是郑国的军队已经跟晋国下军打了一场,体力和战斗意志都被进行了消耗。郑军还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心态方面可想而知是个什么状况。

  在那种处境下,不是心态崩溃,便是要绝地反击。

  然后,郑军跟晋国中军拼命?极可能是死得更快。

  子耳吩咐了一连串的事情,自己则是要去找楚君熊审好好哀求一波。

  尽管要去哀求,子耳却知道根本没可能得到什么好的回复。

  毕竟,郑国的两个“军”已经被包夹,还能让楚军让出空间吗?

  即便是楚君熊审愿意,郑国这边还要去求晋国那边。

  以郑国的信誉度,再加上近几年郑国与晋国的邦交情况,晋国凭什么放过郑国啊???

  另一个心态快崩的人是晋君姬周。

  新编下军由公族充当主力来跟郑军交战,位处整个战场的最前端,战局发生新的转变……,也就是楚军向前推进,一开始的态势还不是那么明显,等待左右两翼的双方军队都向前迫进,再怎么没有军事常识都明白不但郑国两个“军”被夹住,新编下军也没退路了。

  “我不可使下军退却。”吕武进行不是解释的解释,说道:“下军一退必乱我阵型,使我软肋显露于敌。”

  大军都有阵型,临战状态变阵是一种大忌,怎么可能为了某些人而去破坏全局。

  因此很多时候统帅知道哪一个局部状态不妙,明知道有可能发生被歼灭的事情,还是会咬牙舍弃那个局部的军队。

  “寡人未曾多想。”晋君姬周深呼吸一口气,说道:“元戎不必有所顾忌。”

  真的吗?

  看那一脸的肉疼,明显是口不对心哦!

  吕武也就当晋君姬周是讲真话,再一次将注意力放在战场上。

  早就有中军的战车和步兵越过吕武和晋君姬周所在的战车,他们是来自阴氏的部队。

  按照老套路,战车处在军阵的最前端,后方跟随编队的步兵,看上去不存在什么紧迫,有着属于晋国精锐该有的不慌不忙。

  跟下军相距约百米时,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