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1章:此刻起,晋国我来做主!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所作所为和实际情况都能有点牵扯。

  要是没有派刺客杀死中行偃的事?姬周其实能竞争一下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服远为“桓”这四个美谥的。

  那个“文”是姬周刚回国继任君位,颁布了很多对生民有益的律令。

  在“武”方面,白翟和赤狄消失在历史舞台,秦国彻底躺平,楚国发怵不敢侵犯,以晋国的阵营定位不就是在除恶吗?

  而在开疆辟土方面,姬周也就是略略输给姬獳。所以姬獳能得到一个“景”的美谥,但姬周取得了“沫之战”大胜,晋国的外部环境更是前所未有的有优势。

  “景”的谥号解读里面包含了文治和武功,却是又比“文”、“武”这两个谥号差那么一丢丢,算是谥号里面非常称赞的一个了。

  至于后面的那个“桓”,遥远的吴国看似臣服在晋国的道德之下,不是姬周的功绩之一吗?

  当然,吴国可不这么看,他们应该是觉得晋国“人傻、钱多”什么的,觉得晋国是个好朋友,臣服什么的才不乐意。

  中行吴说道:“或可以‘平’为谥。”

  他的父亲死在姬周派人刺杀中,认定姬周哪怕在任期间晋国取得了良好成绩,还就是个“惠无内德”的君主。

  这件事情里面有预设立场。

  站在国君和公族的角度,中行偃参与弑君就是罪大恶极,属于死有余辜。

  因此,国君只是单独针对中行偃,没有殃及到荀氏、中行氏、程氏,已经算是非常仁慈了!

  然而,在中行吴的角度,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和内涵,国君刺杀自己的父亲就是不对。

  在旁观者来看,他们对姬周的感官其实不错,一个只针对个人不会殃及家族的国君,没什么理由去恶意中伤的。

  以中行偃当时面对的情况,姬周要是肯付出一些代价,还是很有可能拉上阴氏和范氏一块干荀氏(中行氏)的。

  然而,姬周并没有那么干。

  吕武心中更加倾向于用“悼”这个谥号。

  既然因为姬周干了刺杀大臣的事抵消了功绩,再给予一些挖坑式的谥号就不合适了。

  “便取‘悼’为谥罢。”吕武来了个一锤定音。

  其余几位“卿”不免心里纳闷,想法大概是:“既然早就有属意的谥号,讨论个什么劲嘛!”

  吕武选择“悼”给姬周当谥号还有一个理由,无法给予姬周一个“公正”的评价,干脆用跟年龄扯得上关系的谥号,功过让后人去推敲得了。

  关于谥号确认下来,其余的事情也该拿出来商量一下。

  士匄说道:“元戎可有安排?”

  老兄,你的权柄太大太盛,有什么要一锤定音的先说,免得大家再次讨论了个寂寞。

  吕武还真有安排,说道:“弑君之事无需辟谣;围攻我等之主谋为祁午,共谋者为贾硕……,二十余人。”

  公族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